- 合作热线: 0571-85053379
- 合作邮箱: 14633040@qq.com
潮新闻讯 “明年,全体本科生将会像学习语文、数学一样学习人工智能。”11月初,浙江大学(以下简称“浙大”)举办了首期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师资培训班。据悉,到明年春季学期,人工智能通识课将正式融入浙大本科通识必修课,实现理工农医人文社科等各类专业“人人皆学”。
11月2日,浙江大学举办了首期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师资培训班。受访者供图
人工智能热正在教育行业蔓延,高校纷纷扑向“AI+教育”先行探索。
目前,全国已有500余所高校开设人工智能本科专业,多所高校宣布将人工智能加入通识必修课程,北京市属公办本科高校将实现人工智能通识课程的全覆盖。浙江也抢占先机,9月,浙大开设全国首批人工智能通识课,推出5个试点班;今年省内4所院校新增了“人工智能”本科专业……
AI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高校“人人皆学”,又会对教育和行业带来哪些改变?
高校“人人学AI,处处用AI”
“文生图的技术原理是什么?你们想象自己是米开朗基罗,他说‘雕像本来就在石头里,只是把不要的部分去掉’。AI文生图也一样,通过控制提示词,一步步去掉与图画不相符的部分。”在浙大《人工智能基础通识课》的课堂,借由生动的比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许端清向来自人文艺术专业的学生们解释技术原理。
“现在找工作,学科交叉的趋势已经不可避免。作为艺术生,我可能不一定要会写后端代码,但是在做前端设计时,需要理解产品本身的功能逻辑。”浙大艺术与科技专业的大二学生陆艺说,面对“不会AI就被淘汰”的未来,她希望通过这门课了解AI背后的算法和模型训练方式,以更好地适应未来职场。
浙大《人工智能基础通识课》的课堂。记者 周林怡 摄
对一些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言,人工智能课,究竟学什么?
“既不能开成过于浅显的科普课,也不能开成‘30天教你学会编程’技能培训班。”许端清介绍,课程建设团队以实践导向制定了课程目标,“学生们首先要掌握体系化知识,接着学会运用相关工具,在此基础上在实际的工作生活中去创造价值,同时要具备伦理安全意识。”
之所以花大力气将人工智能变为一门必修通识课,是考虑到人工智能并非一门单纯的学科,其涉及计算机、数学、心理学、逻辑学等多个交叉领域,相关应用也早已渗透到各行各业。
放眼世界,众多顶尖高校如斯坦福大学、剑桥大学等均开设了人工智能通识课,不仅传授技术核心原理,更通过跨学科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探讨人工智能技术的社会、文化和伦理影响。
尽管不少教师表示,在教材、师资、培养路径等方面仍在摸着石头过河,但将人工智能纳入通识教育体系已成为教育领域共识。
据浙大教务处处长江全元介绍,浙大明年将建设完成包含人工智能通识课程、AI+X交叉课程、人工智能微专业和人工智能双学位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习人工智能,不是为了懂一套术语、应付一门考试,而是在习得一项新技术、掌握一类新工具的同时,形成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浙大脑与脑机融合前沿科学中心研究员祁玉表示,希望未来的学生能带着人工智能思维去各行各业,提高效率和能力的同时,创造更多职业可能性。
一场对教育和行业的重塑
“人工智能正在倒逼传统教育的变革。”国家教学名师、浙大求是特聘教授陈文智介绍,如今他的课堂已经高度“AI化”:课前,学生们观看的预习视频是由他的数字人——“数字教师”讲解的;课中,得力“AI助教”帮助生成数字资源、PPT课件;课后,AI能够自动生成题目、辅助批改……
高校布局人工智能教育的热潮之下,教育领域正经历一场对教学目标、资源、模式、评价的体系重塑。“大模型的加入,让规模化和个性化可以兼得。”陈文智向记者展示最新研发的智慧平台,AI能够可视化呈现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掌握情况,便于定制化教学方案;一门由中文讲授的课可以自动翻译为英语、韩语等多种语言,传播给课堂外的更多受众。
“谁在教”“教给谁”“教什么”“怎么教”,显而易见,教育的每个环节都在被AI改变。
陈文智的课堂已经高度“AI化”,课前的预习视频是由“数字教师”讲解的。受访者供图
人工智能,也正在成为职场游戏规则的改变者:提升效率和竞争力,同时也不断拉大人才差距;取代部分需求,同时也创造新的需求。
“社会当前非常需要具有人工智能素养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浙大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浙大求是特聘教授吴飞指出,在将人工智能技术嵌入行业的过程中,人工智能也能创造新的岗位,需要一支能够设计、执行或维护此类系统的熟练劳动力队伍。
根据《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到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将超过5万亿元。人工智能专业学生很自然地被视为这一新兴产业的后备军。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杭电”)的人工智能专业去年开始招生。当时恰逢ChatGPT风靡,王大宇立即报了名,成为该校人工智能本科专业的首届学生。“当时选择这个专业,一方面是源于对人工智能的好奇,另一方面考虑到就业比较有优势。”
当前,人工智能行业高薪、缺口大、天花板高。“从目前就业市场来看,高薪岗位对于学历、论文数量、实习经历要求较高,对学生高水平创新能力提出高要求。”杭电自动化学院教授马玉良分析。
为此,杭电为人工智能专业本科生实行一对一导师制。今年,王大宇就跟随导师开展课题研究,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实现对车厘子的变质检测,目前在准备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吴飞将高校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培养目标形容为“勇闯无人区”,从未知走来,向未来走去。
AI时代,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当前,人工智能业内广为流传的一句话是:今后职场上欢迎两种人,一种是熟练使用AI的人,另一种是创造AI工具的人。
“作为一所师范类高校,我们已经看到了未来人才培养所面临的挑战。”浙江师范大学(以下简称“浙师大”)教务长助理乔思辉表示,学校的很大一部分毕业生,毕业后将走上中小学教师的岗位。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为教师行业带来不小的冲击。
不止教育,如今,AI能够辅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帮助制造业转型升级,甚至通过运用AI,人人可以成为导演、作曲家、作家……
可以预见,人工智能的发展一定会引发各行各业的智能化转型。在此浪潮下,人类劳动市场、创新能力、知识结构以及社会伦理道德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浙师大人工智能专业课。受访者供图
10月9日,浙师大首门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人工智能导论》开课,面向本科生的120个名额被一抢而空。求学热度的背后,是学生们主动寻求转型的探索。
不过,人工智能属于典型的交叉学科,门槛并不低。“人工智能发展的速度实在太快,大多高校的数据、算力、算法无法和高端科技公司相比,这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工智能课程的发展。”乔思辉表示。
以产学研融合模式,加大与高端科技企业、用人单位的合作,是浙师大正在探索的新路。2022年,瞄准医疗行业相关人才缺口,数理医学院开设了人工智能(精准诊疗方向)专业。“开设课程的过程中,学院一直和需求方医院对接,不断调整培养方案。在人工智能课程之外,增加了医学基础概念、医学影像诊断等医学基础课程。”乔思辉介绍,面向产业应用,能够为学生实践就业打好基础。
此外,结合高校优势学科,建设“术业有专攻”的人工智能专业,也是部分高校培养人工智能领域复合型人才的路径。
杭电结合自身的传统优势专业,将人工智能专业归属到自动化学院。“希望我们的学生既具有学科交叉融合的思维方式,又具备面向产业需求的工程实践能力。”马玉良说。
罗马并非一日建成。虽然教学工作依旧困难重重,但许多先行实践者觉得,本科阶段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意义重大。“未来,人工智能将与水和电类似,成为社会必需品,掌握人工智能也将成为必备能力。”吴飞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