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作热线: 0571-85053379
- 合作邮箱: 14633040@qq.com
追光75年,让每一个孩子都闪闪发光
9月27日,一场题为追光@未来——“爱我中华,喜迎国庆”的献礼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主题教育活动,在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徐徐展开。活动以情景剧、思政课、诗朗诵、多媒体音画等沉浸式体验,讲述了悠悠75载,少年儿童在祖国怀抱下追逐光、靠近光、成为光、散发光的成长历程。
整场活动由杭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办,西湖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西湖区教育局、西湖区北山街道党工委、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共同承办。除了主持人、表演者外,在舞台监督、催场、场务、摄影、音画统筹、舞美设计等多个工作岗位上都活跃着学生的身影,师生共同策划、共同展演,全方位展现了五育并举的办学成果。
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今年刚好办学75年,和新中国“同龄”,与新中国教育的发展同频共振,是亲历者、见证者也是创造者。
活动现场呈现了学校一组珍贵的老照片:1949年,老师们平整操场;1950年,学校少先队员合影;上世纪50年代,老师围坐开展教研;上世纪70年代,科学课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勘测;上世纪80年代,学校组织学生夏令营参观军舰;2000年,学生代表在助残统一行动日发言;2024年,八年级学生汪阳列席杭州市政协会议……从泛黄模糊到逐渐变得越来越绚烂清晰的画面,记录了这75年来西湖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精彩历程。
追逐·光
寻根延安保育院,传承红色血脉
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的前身是浙江省直属机关儿童保育院,是新中国在浙江省建造的第一所学校,浙江省第一支少年先锋队在这里诞生。
建校时,保育院共有180多名孩子,据时任保育院指导员的叶扬回忆,孩子年龄大小不一,教育上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老师们想办法进行分班管理,分出了托儿部、小学部。
1951年,小学部独立为浙江省直属机关干部子弟小学。
1955年2月,学校迁入松木场新校舍,更名为“杭州市保俶塔小学”。
2001年,保俶塔小学与向阳中学合并为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实施九年一贯办学,之后又历经筹建申花路、紫金港新校区,以及把西溪实验学校纳入教育集团等变化。
今年暑假,学校组织学生奔赴延安开展了“传承红色基因,追寻红色根脉”研学活动,作为学校校史课程的社会实践篇章。
在延安,学生们走访了与学校有着共同血脉的延安保育院旧址,走进了旧址中一座座古老的窑洞,抚摸了历经岁月洗礼的旧桌椅,并观看了大型红色历史舞台剧《延安保育院》。
“我和学生都落泪了。”带队老师商佳佳说,大家真切地感受到了在战争年代,保育员是怎样克服困难、不惜流血牺牲去保卫、抚育下一代的,被那一代教育人的无私奉献和坚定决心深深感动。
“感动,震撼,振奋!”一位学生在日记中写道,这次研学可以用这样三个词来形容。
商老师说,希望通过校史课程,学生们能够传承和发扬这红色血脉,当一个有责任感、有担当、有梦想的人。
靠近·光
长大后,我成了你
传承,在这片教育沃土上,正以师生转变为师徒的方式不断衍生。
一个又一个曾经坐在教室里的少年,长大后回到了学校,成长为一名新教师,曾经传授他们知识的老师又成了引领他们走向讲台的导师。
22年前,柳文杰进入保俶塔实验学校读书,初中毕业被保送到杭州学军中学,大学考入华东师范大学,立志成为一名初中科学老师,第一份求职简历就投向了母校,“我在母校遇到的每一位老师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她的初中科学老师沈天玲早已退休,但她一直记得沈老师在快退休的年纪,仍然坚持放弃午休为学生答疑辅导,“她的办公室里总是排着长队,她从不放弃和拒绝任何一个学生”。
她的初三班主任刘新颜老师,现在还坚守在班主任的岗位上,是西湖区首席班主任,“十几年前,还没有钉钉、微信这些社交软件,刘老师每周给全班学生写一周反馈,写成信贴在家校本上。”
还有学校管乐团的徐红老师,带领乐团近20年了,他带着一批又一批的保实学子,从西湖区到杭州市,从浙江省到全中国乃至国际大舞台,各级各类比赛的桂冠挂满了墙头,近百名优秀的艺术特长生从这里出发,走向省一级重点高中,走向全国重点大学。
2024年西湖区中小学艺术节中,学校11支队伍参赛,分别获得了9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其中,“宝石”管乐团(中学部)已是连续20年蝉联西湖区艺术节第一名。
“这些成绩背后,老师默默付出了很多,他每天中午带领不同乐器不同声部的乐团学生练习排练,有比赛的时候,周末和寒暑假也不休息。”柳文杰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长笛,三年级进入校管乐团,她说,如果不是学校有这样的乐团,自己当年未必会学乐器,“和我同一届的同学里,有就此走上专业道路的,也有参加国际比赛拿金奖的,我没有他们那么厉害,但也拥有了一项能陪伴自己一生的兴趣爱好,还有很多美好的回忆。”
如今,柳文杰也会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各种社团活动,她会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学生:“除了学习,各种兴趣的发展也很重要。”
柳文杰带的第一届学生已经读大学了,有学生在选专业时联系了她,告诉她自己也想回到学校当一名科学老师,并最终报考了师范院校的小教专业。
长大后,她努力“靠近”自己的老师,而她的学生,又正在努力向她“靠近”。
散发·光
为每一个孩子提供最好而可行的教育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75年的办学历史,也让保实的校友遍布各行各业发光发热。
1966届毕业生黄小建,成了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杭州雕版印刷技艺”唯一传承人,成功重现了绝迹已久的“饾版拱花”技术;
1975届毕业生尹伟,成了一名出色的飞行员,是空军某部飞行大队长;
2010届毕业生吴海燕,成了中国女足国家队队长;
2010届毕业生章成之,曾任浙江省学联主席,成了勇立潮头的基层奉献者,前往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民族中学支教一年;
2014届毕业生吴易昺,成了第一位夺得ATP(男子职业网球协会)巡回赛男单冠军的中国球员……
毕业生们在各自领域的闪闪发光,也更坚定了学校一直以来的办学理念:“为了学生的未来,提供最好而可行的教育,让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
近年来,学校先后与陈经纶体校、杭州棋院、省爱乐乐团等单位协作共建,并围绕“人人有舞台,班班有展示,个个有成长”的活动宗旨,开设了弦乐、陶艺、管乐、合唱、书法、舞蹈等30余种拓展性课程,每年举行“游泳接力赛”“足球节”“全民素质运动会”“艺术节”“科技节”等活动,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成长空间。
学校在综合实践、科学探究、科技发明、机器人、田径、游泳、足球、篮球、乒乓、棋类、管乐、民乐、合唱、舞蹈等多个方面表现卓越,获得国家一等奖奖项百余次,成为我省义务教育学校发展素质教育的样板。
初三男生周逸宁追梦创新,在小学阶段参加了学校科技节的编程比赛选拔后,开启了编程学习,去年代表学校参赛拿到了西湖区智力运动校际团体赛C++算法高级组团体一等奖;初三男生闵予轩热心公益,小学五年级开始成为“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志愿者,宣讲宪法至今;五年级女生楼查洣默默奉献、有责任有担当,训练达到了技巧项目的国家三级运动员的同时,还身兼学校大队委员,每当课间铃声响起,总是第一个冲到广播站,确保课间操音乐准时回荡,从未缺席……学校每年都会评选出这些闪耀着不同光芒的“十佳少年”,鼓励每个孩子都找到自己适合的方面来发光。
老一辈的殷切期望,优秀校友的追光奔跑,一代又一代教师如明灯般的指引,如同一缕光,照亮每一个人的成长之路。
就像吴海燕在校友访谈节目中所说:光是一种能量,也是一颗种子,求学时小小的梦想在心中种下,长大时,我们都成了各自生活里的微光。
相信未来,这些孩子会散发出更耀眼的光。哪怕,只是一缕微光,也要走向梦想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