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作热线: 0571-85053379
  • 合作邮箱: 14633040@qq.com
您当前的位置 教育频道 > 成人学历 > 新闻资讯
一个青少年家庭教育互助会的实践——请“轮值家长”照护留守儿童
发布时间:2024-11-20 11:36:48 星期三   中国青年报

“一个长期生活在无声环境中的孩子,因为青少年家庭教育互助会的持续照顾、干预,重新开口说话。”日前,在一次座谈会上,重庆市丰都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范恒瑞提到一个女孩,她的家人除了在外打工的父亲,均为聋哑人,女孩一度失语。他说,去年女孩登上互助会联谊舞台,尽管说话断断续续,但是能看出孩子的人生轨迹已经被重新校正。

丰都县位于三峡库区腹心地带,是三峡工程重点移民县,也是西部地区典型的劳务输出大县——85万户籍人口中,近26.5万人在外务工。截至今年年底,全县摸底在册的留守儿童共9525名。

另一组数据令当地揪心:丰都县人民检察院连续统计分析了3年的案件,152名涉罪未成年人里,留守儿童且为隔代监护的占比79%。

丰都县相关部门通过调研发现,全县11个部门的工作与未成年人保护有关,但是各自为政、多头治理,有的政策措施卡在“最后一公里”,导致投入资源不少,效果却不明显。

2021年,一个由丰都县栗子乡20多个农村家庭发起的“栗米阳光”青少年家庭教育互助会的公益项目进入管理部门视野。

栗子乡位于丰都县南部,距县城48公里,属于高山偏远地区,经济条件薄弱,是重庆17个市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乡镇之一,多数青壮年外出务工。

互助会成立的初衷,并不完全是为了照护留守儿童。现任栗子乡青少年家庭教育互助会会长汪洋是发起人之一。他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互助会最初的想法是让当地农村孩子在课余时间有个脱离手机去读书、同时能参加兴趣活动的地方。

汪洋曾长期在外打工,回乡做小生意也是为了多陪陪自家孩子。他发现,孩子们也有学习绘画、书法等兴趣课的需求,但是城市里的“报班”对他们来说不太现实,缺钱是一方面,更缺的是擅长这方面的人才、老师,成立互助会可以“把力量攒起来照护孩子、请老师上兴趣课”。

参与发起的家长们认为,虽然大部分家长外出务工,但仍有少部分家长留在乡内工作,也有部分家长可以在不忙时回乡,家长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在家的家长利用假期把孩子们集中起来开展活动,“大家互相帮助,让孩子抱团成长”。

经过家长们的协调,互助会以极低的“友情价”租下了栗子乡文化广场旁的两间门面房,找来黑板和体育器材,并多方“化缘”:丰都县平都中学、县图书馆在互助会设立了“流动图书站”,重庆市检察官学院为互助会赠送了100套新桌椅,驻乡工作队送来两台新空调……

在栗子乡政府的支持下,互助会在丰都县民政局进行了社会团体法人登记,拿到了“身份证”。

互助会成立后,招募了一批志愿者,为孩子们提供学习辅导、兴趣课培训。

志愿者来源也是“五花八门”:丰都县内中小学部分教师组成了“烛光队”、县红十字会志愿者组成“博爱队”、县图书馆工作人员组成“书香队”、社会工作者组成社工队、安徽大学丰都研究生支教团成员组成“青春队”、假期“返家乡”大学生团队,这6支志愿者队伍为互助会开展活动提供了人才保障。

每到周末,家长们轮流到互助会充当“轮值家长”,与志愿者一起陪孩子们读书、学习、玩耍,“轮值家长”还负责安全监管、秩序维护、拍照上传给其他家长等工作。

每个家庭须每年交50元会费,维持水电费等日常支出。迄今为止,除了一个父母长期患病的家庭免费,其他会员均积极按时交会费。

借鉴栗子乡青少年家庭教育互助会的做法,目前,丰都县注册成立了县级互助会联合会、40个乡镇(街道)及城市社区互助会,覆盖全县30个乡镇街道,吸纳了1.02万名家长,服务留守儿童7359人,累计开展活动1.2万场次,全县未成年人犯罪率比2021年下降了约70%。

一个家住丰都县名山街道的男孩,从小因口吃而自卑,害怕与他人交流,喜欢宅在家中,由爷爷奶奶照顾,在学校也是“小透明”。他的父母长期在外务工,姐姐住校。

名山街道青少年家庭教育互助会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主动联系他的家长加入互助会。在“轮值家长”和志愿者的关心引导下,他积极参加绘画等兴趣活动,并被评为2023年互助会“进步之星”,还代表互助会参加了全县家庭教育成果展演绘画比赛。

丰都县兴龙镇的一个六年级男孩,3岁时,他的父亲因病去世、母亲离家出走,从小由爷爷奶奶照料。他的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发言,平时总是把自己关在房里,不和同学、邻居接触。

兴龙镇青少年家庭教育互助会的会长和“轮值家长”得知这一情况后,前往他的家里家访,获得了小男孩的信任,特别是“轮值家长妈妈”让他感受到了温暖和鼓励。他加入了互助会,有了很多个“家长”,参加象棋、手工等兴趣课程及活动,结交了许多好朋友,性格也变得开朗自信。

“党组织靠前一步、政府组织后让一步、社会组织提升一步、群团组织协调同步”,这是丰都县家庭教育互助会的工作指引。

丰都县成立了县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由丰都县委书记、县长担任“双主任”,并对11个相关部门的37项职责予以细化,明确了由乡镇街道负责互助会的实体建设、理事会人选把关、运行监管等事项,形成委员会主导、组织部主管、乡镇(街道)主抓的格局,并成立专项基金,借助公益日活动,截至目前,共募集资金400余万元。

“政府组织后让一步”指的是政府部门“不包办只支持”。丰都县发动干部、教师、热心市民等群体,组成家庭教育互助志愿者团队,并为互助会提供师资、课程、活动场地等支持。

“群团组织协调同步”,丰都县通过家庭教育互助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妇联、红十字会、共青团、工会等群团组织协力共进。

互助会的日常运行管理,依然要靠互助会的家长们。范恒瑞表示,有同样需求和境遇的家长们对孩子们的感情和责任心是相似的,“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家长们的共情、自觉、主动才是互助会的核心驱动力”。

最早成立的栗子乡青少年家庭教育互助会,如今也搬离了原来租用的门面房,在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和当地党委政府支持下,有了两层楼的活动空间。

汪洋告诉记者,目前,“栗米阳光”青少年家庭教育互助会的会员家庭增加到了76个,“轮值家长”也保持在30人左右。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耿学清    编辑:叶丽姣
互助会成立的初衷,并不完全是为了照护留守儿童。现任栗子乡青少年家庭教育互助会会长汪洋是发起人之一。他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互助会最初的想法是让当地农村孩子在课余时间有个脱离手机去读书、同时能参加兴趣活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