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作热线: 0571-85053379
- 合作邮箱: 14633040@qq.com
教育APP入校坚持“选必严审”原则,不得向学生和家长收取任何费用,不得与学分和成绩挂钩……昨日,北京市教委发布《北京市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备案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细则》的出台让教育APP入校有了选用审核报备的机制。
坚持“非必要、不选用”原则
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细则》共包含9章35条,全面覆盖教育APP定义、工作职责划分、提供者与使用者备案条件、备案操作流程、选用制度、评议推荐制度、退出机制、监督管理等内容。
《细则》中的选用制度明确提出,教育APP选用要坚持“选必严审”的原则。各区教委负责组织、指导所属各级各类学校和单位做好教育APP选用管理工作,各市属高校、直属单位负责组织、指导所属各级院、系和内设部门(机构)做好教育APP选用管理工作。各区教委、市属高校和直属单位要坚持“非必要、不选用”原则,从严选用,控制数量。拟选用的教育APP必须经教育部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备案管理平台审核备案,凡未通过教育部备案的,一律不得选用。自主开发、自主选用和上级部门要求使用的教育APP均需进行使用者备案。
不得向学生及家长收取任何费用
教育APP在拟定选用之前必须进行区教委和其各校、市属高校和其各院(系)、直属单位和其各内设部门(机构)两级严审,并向市教委备案。教育APP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要求,符合“双减”政策规定,体现素质教育导向。所提供的内容不得有消极信息、不良信息,不得出现游戏链接和广告等。
选用的教育APP不得向学生及家长收取任何费用;不得借家委会名义组织家长购买;不得要求家长直接与相关企业对接,变相强制购买;不得统一组织免费试用等诱导家长和学生购买;不得发布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信息;不得与学分、成绩和评优评先挂钩。
对要求统一使用和大范围采集个人信息的教育APP,除关系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学校、师生和教职工人身安全的以外,应在履行审查程序的基础上,充分征求用户意见。采集人脸等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的教育APP,应在上述要求基础上组织科学性、伦理性、安全性论证。
每半年动态公布黑白名单
同时,《细则》中还明确了监管制度。市教委对全市教育APP备案情况进行检查,定期通报教育APP备案工作进展。同时,将教育APP备案情况纳入网络安全责任制等相关考核评价,对备案工作落实不到位的相关单位予以约谈。市教委在官方网站建立公示专栏,每半年动态公布教育APP黑白名单。及时公示核验通过的教育APP及其提供者,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限期整改,对逾期未整改或拒不整改列入黑名单的,联合相关部门进行查处。
《细则》提出,各区教委、市属高校、直属单位要建立健全日常监管制度和机制,明确责任部门,落实责任人,定期开展检查和日常监测,发现应备案未备案、超标超范围使用、违规收费、虚假违法广告、信息泄露等违法违规情况,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向社会公布热线电话,及时受理有关师生、家长对教育APP问题线索的反馈。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近年来,教育APP在学生中使用比较广泛,为同学们的学习带来了不少的便利,但同时也有一些教育APP存在着过度娱乐化等问题。今年9月,市教委公布了本市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备案白名单(2024年8月),共有343个教育APP上榜。对于此次《细则》的出台,市教委表示,将加强对北京市教育APP的备案管理,通过备案管理,加强教育APP的事前审查、事中事后监管,保障教职工、学生、家长的合法权益,促进教育APP的规范使用和健康发展。一位初二学生家长告诉北青报记者:“作为家长,我们希望孩子们能接触到的教育APP都是权威、安全健康且符合成长规律的一种辅助学习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