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作热线: 0571-85053379
  • 合作邮箱: 14633040@qq.com
您当前的位置 教育频道
分配生不再由初中学校推荐 志愿怎么填更科学?
发布时间:2024-05-24 10:08:08 星期五   杭州日报

今年分配生不再由初中推荐 改为学生自主填报志愿

分配生志愿怎么填更科学?

除了成绩和排名 还得考虑志愿学校与学生的“适配度”

5月31日,今年杭州市区各类高中招生的志愿填报将启动。与往年相比,今年政策进行了调整:名额分配生不再由初中学校推荐,改为由符合条件的学生自主填报名额分配招生学校志愿,每人最多可填报4个志愿,按“平行志愿”投档录取规则,以初中学校为单位进行录取。

新政后,分配生志愿怎么填?有哪些地方要注意?记者采访了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以及部分初中校长。

今年全市分配生计划招收6727人 一所初中分配生名额约占该校毕业人数的17.7%

据悉,分配生招生名额以市区初中学校应届毕业生数为主要依据均衡分配。记者从市教育局了解到,2024年市区有省一级重点普通高中、省一级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及其领办分校招收名额分配生,共19所学校(25个招生单位),总计招6727人,比去年增加414人。

这些重高分配生落到各初中学校的数量有多少?一位初中校长分析说,一般一所初中的“前三所”分配生占该校全体初三毕业生的比例约3%,“前十二所”分配生占比约8%;该初中总的分配生名额约占该校毕业人数的17.7%。具体以各初中学校发布的分配生名额为准。

过去分配生的录取是“明牌”,初中学校据初中阶段若干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和初三第二学期年级集中统一测试成绩作为学业成绩依据(权重95%的部分)进行排序, 排序靠前的学生先选心仪的学校,后面的学生再依次选择,直到分配生名额全部确定。

“如今分配生的录取要到中考后,填志愿是在中考前,这需要考生对自己学业水平有一个相对清晰的认识,再作出合理的选择。”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成绩是否稳定、校内竞争强度等 都是志愿填报的考虑因素

分配生志愿该怎么填,不同情况要区别对待。采访中,几位初中校长举了几个例子可作参考:

学生A就读于一所知名初中,一模考试考得很不错。但该初中毕业生人数不多,拿到的分配生名额较少,此外学校还有不少“牛娃”,以A在学校的排名,拿到“前三所”的分配生名额有难度,但裸分冲刺“前三所”很有希望。那么在填分配生志愿时,可只填“前三所”,即便分配生招生没录取,集中统一招生时还有冲刺“前三所”的机会。

同为该校的学生B,这次一模考试发挥超常,排到了全校前列,但平常发挥不太稳定,填分配生志愿时,建议4个志愿中拿后1个或2个志愿来“保一保”。“比如集中统一招生的8个志愿中,前6个作为参考, 6选4作为分配生志愿。”该校长说。

学生C所在的初中不是热点名校,虽然C在学校的排名一直较靠前,但填志愿时,建议4个都填满,前2个冲一冲,后2个选择时要有“梯度”,把底保好。选择保底学校有一个原则:这所学校是考生和家长都能接受的。“中考有很多不确定性,如果志愿都填靠前的学校,万一孩子发挥失常,4个分配生志愿都没录取,进入集中统一招生,就面临着全市考生的竞争,变数太大。”一位校长说,从近年重高录取情况看,同一所重高,分配生录取的分数线比集中统一录取的分数线要低。“所以通过分配生录取,能走则走。”

除了关注分数和排名,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建议考生在填写分配生志愿时,要考虑自身和高中学校的适配度。“这些年,重高分配生和中考生之间的区分度还是存在的。学生及家长需要考虑,被重高录取后,能否适应这所高中的学习环境。”该负责人补充说,“填志愿前,建议家长带孩子去心仪的高中学校走走看看,做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回家后讨论协商、作出决定。”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王厚明    编辑:吴宇航
今年分配生不再由初中推荐,改为学生自主填报志愿。新政后,分配生志愿怎么填?有哪些地方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