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波罗是东西方对话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代表着源远流长的意大利与中国的深厚友谊,也彰显着两国文化交流的广度与深度。恰逢中意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也是马可·波罗逝世700周年,近日,一支意大利艺术家团队远渡重洋来到浙江杭州,与浙江音乐学院师生共同用歌剧演绎马可·波罗的冒险故事,用优美歌声唱响美美与共的精彩华章。 11月12日晚,歌剧《马可·波罗》在浙江音乐学院大剧院倾情上演,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 传承:当代青年讲述古老传奇 这是一部以青年为主体,创作、推动的歌剧作品,由威尼斯音乐学院、威尼斯美术学院、威尼斯凤凰歌剧院和浙江音乐学院联合制作,并获得了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和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的特别支持。作品由安东尼诺·皮奥编剧,玛丽安娜·阿奇托、雅科波·卡内瓦、安娜·多布鲁茨卡和保罗·诺塔贾科莫谱曲,其中主要演员均为威尼斯音乐学院在校学生,浙江音乐学院MTC合唱团担当全剧合唱。这些青年在美丽的浙江音乐学院,以现代歌剧的形式,共同讲述了一部充满青春气息、关于爱情与冒险的动人故事。 作品讲述了一个勇敢坚强的男人,如何探索自我情感,最终走向成长、成熟的故事——马可·波罗被囚禁于热那亚,通过回忆重新体验他在中国大地上的非凡冒险:14岁时,马可·波罗远渡重洋来到中国,迎接未知的挑战和危险;多年后,他在返回故乡的途中与被许配给波斯国王的中国公主相恋,产生了动人的爱情。 值得一提的是,在故事中,马可·波罗的故乡“威尼斯”作为一个“主角”出现在作品中,“她”如同主人公理想化的母亲,始终陪伴在马可·波罗左右,支持他、指引他,甚至预言他的命运,并以真挚的情感见证他内心的波动。奇妙的冒险场景、动人的情感抒发,让这部700年前跨越国界、民心相通的历史变得真实可感、直抵人心。 接续:现代歌剧让传说历久弥新 与传统歌剧相比,《马可·波罗》呈现出鲜明的现代歌剧特征。这部歌剧创新性地在舞台上运用了八声部合唱,除了营造游吟传说般的氛围外,还能精巧烘托主角的内心活动;在交响乐队中,加入了十六世纪欧洲流行的古代乐器双颈诗琴,营造出古韵十足的艺术氛围,还加入了极少在歌剧中出现的电吉他,让整场演奏具有更为丰富的表现力;舞美则突出了现代艺术的特色,道具与背景精巧简洁,配合演员的肢体表演,延展出丰富的艺术内涵;服装设计师也用富有现代审美的色彩,展现出“西方人想象中的中国古代服饰”,为歌剧增添了异域风情与传奇魅力。 在故事里,马可·波罗深深眷恋着他的家乡,在现实中,他的冒险精神和中意友谊的根脉至今仍深扎于威尼斯美丽的土地。据意大利主创团队介绍,历经数百年,马可·波罗依旧是当地民众心中引以为傲的英雄偶像,威尼斯也留有许多与马可·波罗相关的文物遗存,其中,歌剧于今年4月的首演之地,便是马可·波罗的故居——威尼斯凤凰剧院的马里布兰剧院。 这一选择颇具深意。在这个特殊时刻,意大利艺术家们沿着时光逆流而上,立志从马可·波罗的人生起点再出发,传承接续马可·波罗精神。“歌剧是意大利最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我们希望通过富有魅力、能够跨越国界的艺术语言,重新讲述马可·波罗的动人故事,让中意友谊能够广为流传、历久弥新。”来自威尼斯音乐学院的导演助理贺文宣介绍。 携手:接续中意青年的友谊赞歌 他们演出的目的地,便是马可·波罗心中的“天堂之城”——中国杭州。除了远渡重洋的主创、主演团队外,此次演出还加入了浙江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的42名学生。他们与交响乐团一起,用曼妙歌声为歌剧烘托艺术气氛。 从意大利团队抵达中国、开始排练,到正式演出,只有短短5天时间。这对于两个团队来说,都是一次全新的挑战——意大利的艺术家们要迅速克服时差带来的不适、适应全新的演出环境;对浙音学生而言,则要在迅速掌握规范的语音语感的同时,原汁原味展现意大利歌剧的魅力。MTC合唱团聘请了学校的意大利籍教师,逐字逐句攻克语言难关,还在指导老师的引领下,配合歌剧指挥完成合唱任务。 “我们最开始有点担忧,担心无法将最好的演出效果呈现给中国观众。随着排练的推进,这种担心逐渐消失了——我们发现浙音的同学们非常善良、热情,他们展现出非凡的专业精神、高超的演唱水平。”贺文宣说。 其他制作人员也对浙音学子赞不绝口,灯光设计师珍妮·卡佩洛尼表示:“在浙音,我感受到一种开放、接纳的包容精神,在完成排练演出等一系列复杂工作中,大家非常乐于合作、积极交流沟通,为了一个共同的项目不断努力,这让我们此次的中国之行变得特别美好。” 在朝夕相伴的排练、演出、合作、交流中,中意青年共同突破文化、语言的限制,不断拓展友谊的边界。正如浙江音乐学院MTC合唱团指挥狄佳文老师所说:“我们合作的愉快是由意大利师生的激情与中国师生的热情共同实现的。我相信这不仅是对美好过去的回眸与致敬,更是中意友好建交的深度发展。” 曲终人不散。11月12日晚,歌剧《马可·波罗》圆满完成杭州演出,意大利艺术家们也结束了美好的杭州之旅。令两校师生开心的是,这种友谊将以更深远的方式存续——11月9日,浙江音乐学院与威尼斯音乐学院签署合作备忘录,两校将进一步加大合作与交流,“希望不远的未来,我们能够在威尼斯音乐学院重逢。”威尼斯音乐学院师生动情地向浙音伙伴发出邀请。 这部歌剧用美妙音乐奏响了中意青年交流合作的乐章,她如同一个缩影,构建了世界不同文明平等对话、共同发展的典范。这些年轻的当代“马可·波罗”们,自觉担当起东西方文化交流、友谊长续的使者,让马可·波罗精神跨越时间的河流,穿透文化的壁垒,成为促进中意共同发展的永恒纽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