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六年级的孩子们,该如何把握好这小升初关键一年?如何做好小升初总复习的备战? 总复习能把平时学到的孤立的、分散的、繁杂的各类知识,分门别类地沟通起来形成知识网络结构,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对知识起到梳理、综合、巩固、深化的作用。总复习不完全是为了应考,要立足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熟练地灵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总复习是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巩固深化知识、培养能力的不可忽视的重要途径。 一、提高认识,调动复习的积极性 总复习不是“炒冷饭”,机械重复学过的知识。要重在开拓,赋予新意,复习的手段、方法要灵活多样,在每节课都要给学生新的形式、新的认识、新的高度。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要有新的开拓,使学生上复习课觉得“学而不厌”,达到温故而知新,激励学生复习的积极性。 二、抓纲务本,坚持复习的方向性 为培养四化建设急需的“开拓型”、“创造型”人才,各级学校的升学命题大都体现了“新、活、全”,即命题思路新,题型新颖小巧灵活,全面考查学生掌握“四基”(基本知识、基本技、基本方法、基本思想)的熟练程度、灵活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尽管升学试题年年翻新、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现行中、小学各科的教学大[微博]纲(高中还有考纲)的要求。大纲和教材是教学的、同时也是复习的重要依据。它们的要求和内容为升学命题也为复习指明了方向。因此,复习应以“两纲”为纲,把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思想学扎实,学灵活,吃透抓牢。关键还要在“正确”二字上下功夫,以这“不变”应升学试题的“万变”。复习不能以“复习资料”代替教材,或搞“题海战术”代替教材的全面重点复习,或无限拓宽,一味钻“高、难、边”(起点高、难度大、边缘状)的题。注重“两中”(中等生、中档题)。要认真分析、研究历届升学试题的特点和变化趋势,要能深刻理解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模拟升学试题要做到“神似”而不是“形似”。 三、有的放矢,注重复习的计划性 总复习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的重难点和学生的缺陷弊端(可采用出一套“小、多、巧、全”的摸底测验或个别交谈或开座谈会等方式来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制订出整个复习阶段的教学计划,避免复习的盲目性、随意性。复习计划要做到:有明确的目的要求,还要确定复习的基本范围、主要内容、重点难点,要科学地划分复习的步骤和时间。学生都掌握得较熟练的内容,就用少时间讲或略讲;对学生容易疏忽或不求甚解的地方,就花力气讲;个别学生不清楚的内容就个别辅导。复习要因人制宜、因材施教。复习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 1、单元过关阶段。教师引导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按章节有序地、系统地重现知识,指导学生通读课本。教师精讲,以讲为主,以高年级教材为主。查漏补缺,沟通知识联系,并配合适当的基础练习题。主要是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初步把握知识结构,对所学内容有一个清晰的、全面的了解。 2、综合训练阶段。按板块复习、重组教材,着重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结构,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对重点内容加深理解。可适当拓宽知识面,并配合一些重点的综合性强的练习题,以练为主。进一步提高学生灵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把知识转化为技能,进行创造性思维。 3、调适迎考阶段。其主要任务是做好考前的精神准备,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主要让学生自学,独立思考,教师加强辅导和答疑,对重点内容、重点方法高度概括、综合,使之有条理地贮存在学生的大脑中。在复习工作结束后可做些重点性测试(模拟测验),以增强学生对升学考试的适应性,查漏补缺,打有把握之仗。 为提高复习计划的有效性、可行性、师生配合共定计划。复习前教师可将计划初稿印发给学生,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加以修改、完善。由于学生对复习的指导思想、内容、方法、要求和时间安排等胸中有数,学生就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出自己切实可行的计划,复习时就能主动积极,师生配合密切,并能运用反馈原理及时发现问题而迅速改进措施,以求实效,上好每节课。 四、读讲练评,采取复习的多样性 复习课不能又来一次“满堂灌”,简单重复。复习方法要多样性,可采用“读、讲、练、评”的课堂教学结构,使主体和主导作用和谐发展。 1、读。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的重难点或针对学生容易疏忽误解的内容,有目的地设疑引读,激发思维,引起探索。复习过程中(特别是单元过关阶段),要给学生一定时间阅读理解教材,摘出知识要点,发现并提出新的深刻的问题。要求学生带着疑问听老师精讲,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2、讲。教师收集学生阅读后仍未解决的问题。根据反馈信息对症下药,排疑解惑,疏通学生思路,引导他们就题论理,组织讨论,辨疑释难,启发他们独立思考,让他们口说、心想、眼看、耳听、手写。教师要能伺时机、看火候,在知识的“关节眼”、学生疑惑点给予点拨,使其开窍,引导他们在具体中抽象概括,揭示规律。要教给学生复习的方法,如试背法、联系记忆法、对比记忆法、图象表格记忆法、总结规律记法等,克服死记硬背,加强意义记忆。教师精讲,要讲重点、难点、关键,讲方法,讲清知识的基本结构,帮助学生理解记忆,灵活运用。 3、练。复习要多练巧练,以培养学生独立运用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巩固和运用知识的熟练程度。练习的手段要多样化,使学生始终保持新鲜感,以达到知识和能力要求的新高度。练时可通过实验法、讨论法、对比法等方法尽量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习题要精选适量的、有目的性、代表性、启发性、灵活性、趣味性的,即选题目的明确。每一题都能针对教材和学生的实际至少解决一两个问题,要能举一反三,能触类旁通,既源于教材,又活于教材,要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和复习兴趣。练习要以少胜多,以精为当,少中求活。不同复习阶段的习题,要有阶梯性,从易到难,由简而繁,由浅入深,先全面后重点,先基础后综合,形成一定的梯度,循序淅进,逐步达到升学考试的要求。在同一坡度上还要有不同层次,深度适中,尽量适于上、中、差各类学生的知识基础,使各类学生练有所得。在整个复习阶段中,要注意习题的周期性,就是将练习的知识周期反复、交替再现,以减少遗忘。要求重点知识反复练,难点知识分散练,易混知识对比练,同类知识集中练。以练比同求异,找出规律,形成内化。为防止同迁移和思维定势的不良干扰,要注意运用变式,采取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解,以便沟通知识间的逻辑联系。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并利用题组、多题一解,把有关知识技能有机地联系起来和加深,提高想象思维的能力。题型要新颖灵活,单元过关阶段注意多选用覆盖面大、评分客观的选择题(包括单项选择、多项选择、选择填表)、判断题(包括是非判断题、选择改错题、改错题)和填充题(填空、填表、填图题)。综合训练阶段,要多用综合性强的问答题、复杂的计算题。多用课内定时练习,少留课外作业,要有一定量的测验,以提高答题速度。 4、评。要及时评讲,最好让学生自己“评”出错答的原因。要多表扬,多肯定成绩。要结合实际,让学生从正反两方面去驾驶知识。着重帮助学生完成练习后仔细检查,发现问题立即分析、改正,努力培养学生自我审查的能力减少过失性失分。对练习题中全班都出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就集体评讲,个别学生出现的问题就个别指导订正。 五、面上抓点,注意复习的普遍性 这个“面”,就是: 1、对基本知识的复习要全面; 2、对能力的培养要全面。这个“点”,就是应突出的重点。全面复习,就是要学生按大纲要求,按章按节通读全书,掌握教材的全部知识,不能有侥幸心理,“估计”什么内容“肯定”不考而略去。全面复习,但不是面面俱到,主次不分,而使学生抓不住要点,分散精力。要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注意重点掌握某些章节或某些重点问题,深入了解问题的精神实质,比较全面地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从深度和广度上加强对重点章节或重点问题的复习,“面上抓点,有主有次,以此去适应升学试题“覆盖面加宽,重点知识反复考”的形势。 要创造条件,努力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实验,让学生真正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注意训练学生识图、绘图等技能,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语言和文字的表达能力、计算能力等。还要注意非智力因素(如解题习惯、意志、信心)的培养。复习时要进一步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做到答题准确、迅速、规范。 六、归类整理,加强复习的系统性 总复习时,要深入研究大纲和教材的知识体系,注意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因素、本质区别和逻辑联系,把分散在各本教材中的片段知识归类梳理,串联起来形成系统的整体的知识结构,抓住知识的纵横脉络。这样有助于知识的深化和巩固以及综合运用,掌握了这样的结构,就能使知识融会贯通、理解记忆、把握规律。通过对知识结构的构造过程,可使学生了解哪些是重点、关键点,从而提高分析、综合能力。可以引导学生具体分析教材的目的要求、主要内容、重点,从中找出一条能贯穿全书的主线作为复习的总纲,再找出总纲隶属下的各个纲目,然后按纲目之间的各种联系,精心设计出“知识结构”的图表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