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作热线: 0571-85053379
  • 合作邮箱: 14633040@qq.com
您当前的位置 教育频道 > 学校动态 > 幼儿园
青苹果学园开出幼小衔接班 让更多孤独症儿童全面融合
发布时间:2022-12-09 14:33:22 星期五   都市快报

一周里有3天,浙江康复医疗中心青苹果学园的特教老师黄老师,去滨江一所全日制小学上班,她的身份是一位“影子老师”,陪伴一位患有孤独症的男孩上半天课。

从2018年3月开始,青苹果学园开设了幼小衔接班,专门针对将要进入普通小学学习的孤独症孩子——他们因为患有孤独症没有全天候进入普通的幼儿园学习生活,但经过几年的康复训练,有了正常入学的可能——希望之光重新燃起,在这个幼小衔接的过渡班里,青苹果学园的老师们更多地调整行为、培养课堂常规、辅导他们的学习能力,向普通的小学生靠拢。他们中的一部分,入学虽然晚了一两年,但终于迈入了普通全日制小学的大门。

5年里60多个孩子进入幼小衔接班

从2018年一个班10个孩子,到今年2个班共24个孩子,青苹果学园的幼小衔接班,正在逐步壮大。

这些孩子每天要上的课程有集体课、感统课、精细课、小组课等,培养的是将在小学学习阶段需要的各种能力。这一年的缓冲期,将是这些孤独症孩子与世界重新接轨的缓冲带。5年来,有的孩子已经去正常小学上学了,但是还是需要有特殊教育专业的老师来引导。“影子老师”的出现,正是为了在第一时间陪伴和支持孤独症儿童的融合教学。

更重要的是,影子老师在普通小学教室里的辅导,又丰富和细化了融合教学班的内容。比如,发现小学生的书写内容很多,就在融合教学课程安排中开设写字课,从简单的描红到田字格写字,增强孤独症孩子的控笔及书写能力;发现孤独症孩子阅读能力跟不上,就增加绘本阅读时间,挑选孩子们喜欢的绘本一页一页翻阅,逐字逐句读,让他们能独立阅读一个故事。

黄老师介绍说,自己辅导的这个孩子,从9月刚进入学校环境时的紧张焦虑到现在的各教室环境、教学内容的切换,都能从容应对坦然处之;从刚进班级还不会跳绳,到现在一分钟完成六七十个,孩子的自信心、成就感提升了,每天开开心心上学,逐渐跟上了班级同学学习的进度,前几次的数学考试成绩也都名列前茅。

对孤独症儿童干预

每周不能少于20个小时

2020年中国多个研究中心的孤独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学龄期儿童(6-12岁)的孤独症患病率为0.7%,14岁以下的孤独症儿童有200多万,儿童孤独症已占我国精神类残疾首位。

今年9月,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印发了通知,首次明确了0-6岁孤独症筛查干预服务规划,明确指出应对儿童在3、6、8、12月龄时就进行初筛,最佳治疗期在6岁前,越早干预越好,每周干预时长不少于20个小时。

青苹果学园的朱晓老师已经从事特殊儿童康复教育工作近25年,每天早上在幼儿园门口迎接孩子们入园的时候,小男孩明明都会跑过来挠挠她的手心——这是他特殊的打招呼方式。朱晓老师说,今年9月这个小男孩已经去普通学校上学了。她心里百感交集,每逢在幼儿园门口值班时就会想起来这个“挠挠手”的打招呼方式。

从1995年开始,青苹果学园幼儿园开始接收来自全省各地的各类特殊儿童,随着办学规模和服务能力的不断提升,现在学园每年能接收约500名的特殊儿童,其中近一半为孤独症儿童,从学园康复的各类特殊孩子将面对漫长的人生历程,而最初的第一步就是进入普幼、普小的融合。这其中90%以上的听障孩子都能努力融入正常人群中去,朱晓老师说,这很大一方面也是由于新生儿在出生的72小时内进行听力初筛,42天复筛发现听力障碍后就能及时进行听力补偿与重建,1岁前就开始干预,青苹果学园收训的孤独症孩子的融入普小、普幼率约在25%-45%。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及早对孤独症儿童进行筛查,意义深远。

据介绍,浙江省学前教育研究会还成立了学前融合教育专业委员会,在浙江师范大学牵头下,联合教育、残联等相关部门,共同就融合教育各项工作进行深入研究。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通讯员 韩静 记者 沈丽    编辑:陈一诺 实习编辑:屈如澜
一周里有3天,浙江康复医疗中心青苹果学园的特教老师黄老师,去滨江一所全日制小学上班,她的身份是一位“影子老师”,陪伴一位患有孤独症的男孩上半天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