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童烈士纪念馆:永远怀念建德这对慷慨就义的童姓姐弟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08-07 09:13   

建德市东南方位,兰江下游,有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小镇——大洋镇,这里是建德革命火种策源地之一,在风起云涌的革命大潮中,涌现了一批包括童祖恺、童润蕉、祝光焘、关启先等仁人志士。他们前仆后继,为推动建德乃至浙西人民的革命斗争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中尤为突出的就是建德第一任县委书记童祖恺、建德第一任县委宣传部部长童润蕉。双童烈士纪念馆便由此而来。

历史回眸

慷慨丈夫志,从容做楚囚

童祖恺、童润蕉姐弟出生在大洋一个富裕家庭,其父童耀南是清末秀才。童家家风淳朴,非常重视教育,姐弟俩自小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童祖恺进私塾后,读书十分用功,每天早上闻鸡即起,晚上挑灯夜读。1922年8月,年仅16岁的他考入浙江省立第九中学师范部就读,在共产党人唐公宪、竹均之的指导指引下接受了革命思想,于192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春,在弟弟童祖恺的鼓励和引导下,姐姐童润蕉也走上了革命道路。她成为了大洋妇女协会分会的负责人,带头剪短发,鼓动妇女解放自己,一时大洋山村妇女剪短发、放小脚成风。同年冬,童润蕉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党的机要工作。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建德党组织遵从中央“要努力发展共产党的组织于农民之中去”这一指示秘密转回到农村,童祖恺等人也回到大洋,以接办建南小学的名义,给农民上夜校,组织农民学习,传播革命思想,发展农民党员,壮大党的队伍。在弟弟组织活动时,姐姐以刺绣作掩护,担负警卫工作,帮弟弟传递秘密信件。

1928年1月19日,童祖恺因领导农民减租减息被捕,敌人将童祖恺押到梅城南门大街上游行示威,童祖恺在南门大街上慷慨陈词了一首《长街行》:“慷慨丈夫志,从容做楚囚。快刀如饮血,不负少年头。”

1930年5月 9日,童祖恺再次回到建德,带领大洋、洋尾、麻车等地近万农民开展了分粮斗争并获得胜利。随后,他和中共中央巡视员卓兰芳(曾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等一起领导了著名的建德农民武装暴动(浙西农村大暴动和全省总暴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暴动失败后因叛徒告密被捕,于7月27日被国民党当局枪杀于梅城南门码头,当时他年仅24岁。

姐姐童润蕉也一起组织发动了此次农民武装暴动。失利后,她成功转移并隐蔽了起来,但为了不连累群众,又主动返回了大洋。“共产党一人做事一人当,我决不连累他们。”童润蕉说道。审讯时,她守口如瓶,凛然回答:“要情况没有,要命有一条,要杀就杀,不必多问!”7月16日,童润蕉就义于大洋下埠码头,时年28岁。

场馆看点

看点一:青山有幸埋忠骨

新中国成立后,建德县人民政府把童润蕉和童祖恺姐弟俩烈士的遗骨合葬在大洋下王村山岗上,并修建了纪念碑亭。

1987年,值中共建德县党组织建成六十周年之际,建德县委、县政府重修双童烈士墓,移烈士灵骨,改合葬墓为分葬墓,将墓迁到镇政府所在地观音阁山脚。2011年,大洋镇政府实施了“双童烈士墓”提升工程。2012年3月,双童烈士纪念馆竣工并正式对外开放,成为了大洋镇乃至建德市的一个“红色地标”。

看点二:多维度展出“双童”烈士事迹

如今的双童烈士纪念馆包括了双童烈士墓、双童烈士纪念铜像、双烈亭、双童烈士展厅,以文字、图片、蜡像、投影视频等多形式、多维度的展出模式,分4个单元介绍了“双童”烈士的童年时代、成为光荣的共产党员、走上革命道路直至壮烈牺牲的英勇事迹,更好地发挥出了红色教育阵地的育人作用。

从大洋镇政府沿白章线往东前行,能看到一座上书“普光明志”的牌楼。从该入口沿阶而上,经过江风亭,便到达了纪念馆入口。双童烈士纪念馆以童祖恺、童润蕉为中心,通过介绍他们的生平事迹,由点及面让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以另一种方式来到世人面前,让新一代中华儿女能够通过缅怀历史、重温誓言,把握今天、创造未来。

服务信息

场馆地址: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大洋镇大洋村扦岩下,大洋镇政府东侧白章线过境公路沿线

交通路线:自驾可导航至童祖恺童润蕉烈士纪念馆;也可乘坐大巴至大洋镇,步行可达。

讲解服务:提供免费讲解,需提前电话预约

联系电话:15257187539(胡老师);18457171847(蒋老师)

开闭馆时间:8:30-17:00,全年无休


来源:杭州网、杭州通客户端  作者:  编辑:陈笛
返回
建德市东南方位,兰江下游,有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小镇——大洋镇,这里是建德革命火种策源地之一,在风起云涌的革命大潮中,涌现了一批仁人志士。其中尤为突出的就是建德第一任县委书记童祖恺、建德第一任县委宣传部部长童润蕉。双童烈士纪念馆便由此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