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平山革命烈士纪念碑(临平区双拥陈列馆):盛世后方,双拥前行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08-07 09:13   

临平区双拥陈列馆坐落在临平山北脊,是杭州市首个区县级双拥陈列馆,是集党史军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全民国防教育、退役军人荣誉展示于一体的双拥文化基地,全面展示和宣传临平区双拥工作的光荣传统。它与“临平山革命烈士纪念碑”相呼应,共同成为临平区红色旅游经典路线和双拥文化阵地。

历史回眸 

临平双拥的历史记录

临平区双拥陈列馆展厅分为三个单元:

第一单元展厅“家国一体,军民一心”,陈列了由多位临平籍人士捐赠的与双拥、革命、抗美援朝等事件相关的文物,借着物品回望历史,我们能看到双拥工作开始和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此后,双拥运动推广到各个抗日根据地、解区,并还逐步形成制度,延续至今,成为党和军队的优良传统。

第二单元呈现的是“红色临平,星火永续”。临平是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地方,第二单元介绍了杭州目前已知最早成立的村党支部——鸭兰村党支部的历史,以及1938年“戊寅惨案”的历史故事,还有抗日战争中的了临平军民不懈斗争的故事,更有新中国成立以后临平军民艰苦奋斗的历史以及在历史的长河中为了家国大义而牺牲的烈士。

第三单元展现的是“盛世后方,双拥前行”。双拥工作始终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拥军则是双拥工作的重中之重。馆内不仅展示了省市区各级领导对双拥工作的督导,还展示了临平区在双拥工作中的重要成就,以及与临平军人息息相关的艺术展品。

场馆看点

看点一:烈士纪念碑

临平山革命烈士纪念碑,座落在临平山东麓临平公园内。占地约2000平方米,由主碑、标语碑、烈士名录碑、碑记碑、瞻仰广场、护栏和绿化带七部分组成,坐北朝南,俯瞰临平。

看点二:与“双拥”相关的10个物件

家书

烈士韦国兴与父母的家书,家书中满满都是父母对子女的爱,以及对革命事业的崇高追求和不服输的精神。

军用水壶

临平籍战士张掌元一家三军人,两代人(父亲及两个儿子)的三只军用水壶见证了不平凡的军旅岁月。

电话机

临平籍战士张掌元(张强盛父亲) 50、 60 年代在人武部工作时使用的电话机。

光荣之家木牌

“光荣之家”木牌是为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家庭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家庭、退役军人家庭悬挂的牌子,是褒扬为国家、国防和人民牺牲奉献的荣誉载体和象征。

战场急救包

抗美援朝战场带回的战场急救包。战伤是特定条件下所产生的创伤,战时环境不稳定,伤情复杂,必须及时准确地进行火线抢救和自救、互救。主要内容有包扎、止血、固定、防窒息和搬运等急救技术。其中绷带、三角巾、多头带等就是必备的常用包扎固定工具。

针织画

新中国成立前夕,以毛主席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会同民主党派人士、社会各界代表,共同讨论并决定将五星红旗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军服

抗美援朝文艺兵管治钧军旅生涯所穿的军大衣

铁镐和锄草锄

1927年,在八七会议召开之后,建立工农革命政权,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成为了党的最主要任务,西镇农民协会应时而生。与此同时,为了响应上级号召,鸭兰村党支部便开始通过农民协会这一合法的组织形式,领导农民进行减租减息的革命活动。还在私下筹备武器,准备发起西镇农民暴动。但在当时的年代,枪械实在难得,于是,也就是这些落后、陈旧的农具,成为了农民革命斗争骨干们握在手中最可靠的武器。

血肉之躯档洪魔

1999年6月暴雨瓢泼,杭嘉湖地区灾情频发。面对肆虐洪魔,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奋起抗洪,以“血肉之躯挡洪魔”,保卫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捐赠人钱永安是当时参与抗洪的临平战士之一,一直珍藏着这些照片,对他来说这是军人生涯中最难忘的经历。

消防木桶

消防官兵是在烈火中逆行的勇士,他们在在保护人民生命安全面前不惜一切代价,这是70年代成立的第一个消防队——余杭分队的灭火工具。

服务信息

场馆地址:临平区临平山公园内(革命烈士纪念碑旁)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周一闭馆)9:00--11:30,13:30--17:00

参观预约:15人以上团体需提前预约,咨询电话0571-86143836,或关注临平退役军人公众号通过二维码预约(15人及以下无需预约)


来源:杭州网、杭州通客户端  作者:  编辑:陈笛
返回
​临平区双拥陈列馆坐落在临平山北脊,是杭州市首个区县级双拥陈列馆,是集党史军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全民国防教育、退役军人荣誉展示于一体的双拥文化基地,全面展示和宣传临平区双拥工作的光荣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