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育频道>杭州市“美丽学校”创建行动>重点培育项目>创建方向:美丽课堂>
     
桐庐县钟山小学“美丽课堂”创建方案
2014-12-09 18:07:50杭州网

    “人人课堂 美丽人人”

    一 、“人人课堂”实施的背景与基础

    1.“空间整合”为课改奠定下良好的物质基础。经过近三年学校的建设,在201312月将东西两个校区进行了整合。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基础设施齐全,为师生的工作和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根据市县教育局提出的美丽校园建设,我校结合实际提出创建“最美乡村校园”的目标。以环境美、班级美、课堂美、教师美、学生美等“五美”为主要内容,其中课堂美是能体现美的内涵程度,因此,课堂教学改革是否成功,决定着我校最美乡村校园建设的品质。

    2.“课堂改革”是我校提升质量的最佳出路。早几年,我校的教育质量一直在全县最后几名徘徊。于是,我们提出来“甩三立五挤20”的适切目标。三年来,经过师德的不断提升,教学氛围的不断优化,整体教学质量逐渐摆脱了最后,达成了目标。但我们清楚的认识,如果想再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仅仅靠教师的责任心,还是很难突破和提速的。只有靠课堂教学改革这条途径才是最现实的。

    3.“我教你学”是我校课堂根深蒂固的顽疾。满堂灌、填鸭式、一讲到底等都是“教为中心”的传统课堂的特征。课前,教师只关注教材,不了解学情,用同样的教案面对这不同的学生。上课,老师一讲到底,从上课到下课,总是一问一答,老师反复讲,学生被动的接受,主体地位的缺失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丧失殆尽,学习个性扼杀,学习能力磨灭。因此,要转变学习方式,研究师生、生生互动的课堂模式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关键。

    4.单兵作战”是我校学生课堂学习的常态。因为“教为中心”课堂模式的建立,则学生的学习都处于一种孤军奋战,独立进行着。同伴之间的也只是存在着物理空间集中,没有实质上的同伴合作和彼此共融。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课堂中用一块块无形的屏风隔离,只有主体性,没有主体间的交互性。培养出的学生只是高分低能的“高材生”。

    5.“涉水淌河”是我校课堂教学的研究现状。我校从2012学年开始进行《抓住六个“每一个”,提高教学效率》的低段小班化教学实验,2013学年推广的中段三、四年级,其中重要之一就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举措。2013学年第二学期始,在全校初步开始“人人课堂”教学改革,每门学科都进行了尝试,每个教师都开了一堂研讨课,积累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为今后全面深入进行课堂实践和研究奠定下了经验基础。

    但是前期研究还只是在整个教学管理的外围,大部分还未进入课堂教学的实质领域。因此,非常迫切将课改推向深水区。

    

    二、“人人课堂”实施的概念与目标

    (一)人人课堂的理论支撑

    主体间性即交互主体性,是主体间的交互关系。主体间性不是反主体性,不是对主体性的绝对否定,而是对主体性的扬弃。主体间性具有哲学本体论方法论的意义。主体间性首先涉及人的生存本质,生存不是主客二分基础上主体征服、构造客体,而是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的交互活动。主体间性还涉及自我与他人、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主体间性不是把自我看作原子式的个体,而是看作与其他主体的共在,主体间性即交互主体性,是主体与主体间的共在关系。

    (二)“人人课堂” 的概念界定

    “人人课堂”就是课堂必须时刻将“人”放在突出的位置,以“人”的实际情况为教学的起点,以“人”的真实反应为教学的展开,以“人”的个性健康发展为教学的目标。“人人课堂”中的“人人”从对象上来说是指老师和学生,是以教师和学生同步发展为目标的课堂。从学习方式上来说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从培养目标上来说是指每个教师都形成自己教的风格,每个学生都全面发展并形成自己的学习个性。因此,整个课堂改革研究和实践的定位都是基于人,依靠人,发展人,真正将“以人为本”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

    ()“人人课堂”创建的目标

    旨在通过实践和研究,以人为本、学位中心、以课堂社交为手段的特征凸显;基于人人、关注人人、发展人人为着力点的理念清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为价值取向的全面生成。从而,使课堂成为每一个师生成长和成熟的生命场,使学生学习能力和教师教学素养提升,使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高,使“人人课堂”成为我校的又一个特色文化。

    三、“人人课堂”实施的内容与措施

    (一)“人人课堂”研究的内容

    1.“人人课堂”一般呈现形式的研究。主要研究:课堂的外显明显特征,如何通过技术支持和数字化来判断课堂的革新。

    2.“人人课堂”把脉学情内容的研究。主要研究:学生学前基本情况如何准确把握和诊断,教师备课思想和方法的转变等。

    3.“人人课堂”教学组织方式的研究。主要研究:如何发挥小组合作学习作用,如何发挥“兵教兵”“兵练兵”的作用等。

    4.“人人课堂”问题顺学模式的研究。主要研究:如何培养提出问题,如何进行提炼问题,如何整合问题,如何利用问题;如何进行以先有问题,然后又教学,教学后有产生新问题的教学一般模式。

    5.“人人课堂”教学环境创设的研究。主要研究:教室、实验室等教学场景布置怎样才能为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提供便捷和发挥最大作用;人与传统媒体、现代媒体如何统一,形成最佳学习搭档等。

    6.“人人课堂”教学评价机制的研究。主要研究:学生学习过程、学习阶段结果和学习持续力的成绩如何进行测试和表述。同时,研究教师教的理念、方法、成效如何进行评价。

    (二)“人人课堂”创建的重点措施

    1.以“校本教研”为阵地,加强实践

    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主题式的教改实验课,对“人人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进行修正,使之符合各学科不同的特性。同时,提出课堂教学改革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围绕问题、制定计划,开展下一轮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2.以“课改一刻”为平台,及时跟进

    每周周会安排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课改一刻的交流,分享成功的经验,指出自己的困惑。交流主题系列化,根据各教研组罗列出来的教学疑难问题。交流内容多元化,可以是不同学科、不同年段的实践经验和困惑。

    3.以“双易案例为载体,促进反思

    我校已经连续三年开展“双易案例为主题的校本培训,经历了从“作业练例—课堂案例—管理案例”的循环提升的培训过程。教师的案例撰写水平得到普遍提高,本学期要求教师将课堂教学改革中的点点滴滴以“双易案例的形式记录下来,在不断反思的过程中改变自身的教学行为。

    4.以“媒体应用”为手段,有效交流

    通过微课拍摄、微视频的制作进一步加强交流和学习,利用学校校园网实现资源共享。

    四、 “人人课堂”创建的时间安排

    1. 20149月至11月:课堂教学管理由师到生

    从人人走向人人。课堂教学管理的变革先变革教师的工作理念和方法,从而带动影响学生的变化。上学年,我校主要是通过“抓住六个每一个,提高教学效率”来完成。初步形成了以生为本,关注“每一个”,发展“每一个”,成就“每一个”的课堂教学的核心理念。接下来我校将进一步修订“六个每一个”,并研究如何以此目标为导向,推动课堂教学转型的新视角、新举措,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进一步提升学科教学质量起了很好的奠基作用。最终表现出来的不仅仅教师对自我教学方式的革新,而且是学生学习方式的革新。这样,从教师教的转变带动学生学的转变,从人人走向人人,使教与学的都有较大的优化。

    2. 201412月至20153月:课堂教学改革由表及里

    从形式走向实质。为有效推动教学效率全面铺开、整体推进,我校将研究采用行政手段,在起始阶段采用形式研究和行政指令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启动课堂教学改革。前期已经做了“人人课堂评价量化表”,主要通过“8+2+2”的评价细则进行“依葫芦画瓢”,在形式上先模仿起来。8是全校主要学科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统一的形式,2是针对某个学科的个性形式,后一个2指教师自己认为在研究过程中有自我的个性形式。形式完成后,研究的触角走向实质。采用序列化、主题化、深入化推进。本学年我校将举行的课堂教学研究系列为:

    a小组合作有效性主题系列:小组合作分组分工的研究---小组合作交流语言的研究---小组合作行为的研究---小组合作成果展示的研究---小组合作评价的研究

    b准确把握学情的研究主题系列:前置性学习规范的研究提炼学情的研究把脉学情调整教学的研究。

    C提升学生质疑能力提升的研究:课堂质疑勇气培养的研究课堂质疑点挖掘能力的培养课后质疑(出题)能力的培养。

    320154月至20156月:课堂教学研究由面到点

    从课课走向刻刻。上学期我们已经开展了“人人课堂”每节课形式上的相对统一模式,接下去将在课堂中的“某一刻”上做深入研究,结合县教研室提出的微课案例和本校的校本培训项目“双易”案例撰写,将课堂中的或成功,或失败,或有所悟,或有所疑的“人人课堂某一刻”进行剖析、反思、总结,利用每周周前例会,进行5分钟的《课改一刻》微案例的解读,使所有老师集体共享,集体探讨。这样,从面上的铺开到点上的挖掘循序渐进,有的放矢,使课改研究不断进入深水区。

    4. 20157月至20158月:资料整理、成果总结。

    五、“人人课堂”创建的保障措施

    人员保障:校长为课改第一责任人,且能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全体教师已经达成共识,有信心完成这一次思想、技术的革新。

    技术保障:已经取得教育局、教研室领导的肯定,并得到各学科教研员的大力支持;校园网的全覆盖为教师开展研究提供了便捷的平台。

    经费保障:正常使用经费有保障。

    六、“人人课堂”创建的机制建设

    1.考核机制

    学校成立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督促和指导全体教师全面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工作。

    2.评价机制

    聘请县教研室学科教研员为我校各学科的教学改革诊断把脉,为我校课堂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撑,确保教学改革从良性方向发展。

    3.激励机制

    对教学改革中出现的领航人物及时进行宣传和报道,在教学改革中有突出贡献的教师给予物质的奖励,同时于评优、评先、评职挂钩。

来源:杭州市教育局    编辑:陈笛    
     
 
 

总策划:陈秋兴    监制:汤一鹏 应伟东 黄金树

编辑:赵群、胡晨曦、陈笛、潘露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