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育频道>杭州市“美丽学校”创建行动>重点培育学校>
     
桐庐县毕浦中学“美丽学校”创建方案
2014-12-08 16:27:40杭州网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第一次提出了“美丽中国”的全新概念,“美丽中国”成为引领中国未来发展的关键词之一。在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又第一次提出了要建设“美丽乡村”的奋斗目标,各地的“美丽乡村”建设对“美丽”作出了很多美丽的诠释,积累了很多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提升学校教育内涵品质,打造更高质量、更具特色的教育品牌,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落实《杭州市“美丽学校”建设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及“教育现代化县创建”等工作要求,促进师生教与学和谐发展以及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与内涵发展。我校将以此为契机开展“美丽学校”创建活动,为确保活动正常有序地开展并收到效益,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按照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创建美丽校园、构筑美丽课堂、建设美丽班级、培养美丽教师、培育美丽学生,着力培育和建设“高品质、多样化、人文化”的“美丽学校”,以此全面提升学校发展品位、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构建师生和谐幸福家园

    二、创建基础

    学校创建于19589月,19799月校址迁至原浙江美术学院在桐分部所在地——即现学校所在地,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学校占地57亩,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绿地面积1.8万平方米。校园内花木掩映,碧草葱郁,环境幽雅,有特色鲜明的银杏林、橘园、竹园……学校为农村初中三年寄宿制学校,现有18个教学班,实施“小班化教学”,是杭州市首批“轻负高质”联系学校。

    学校秉承“先成人,后成才,德才兼备”的办学理念,牢记“以精求质、追求卓越、以人为本、致力和谐”的学校使命,发扬“勇于拼搏、勤于创新、敢于担当、乐于奉献”的学校精神,本着“天天坚持、样样落实、用心用情、尽职尽责”的学校作风,教师团队“真诚待人、踏实做事、静心教书、潜心育人”,践行“明理诚信、自主自律、从实笃行、创新思变”的学校核心价值。学校始终围绕“安全、质量”两大主线,牢固树立和扎实落实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思想,坚持走“精细管理求质量,科学发展提品质”之路,教学工作积极探索“学为中心”小组合作模式,推进三种课型的转变,提升课堂高效,拓宽“科研兴校”的路子;德育工作围绕“推行人格教育,塑造健全人格”这一主线,推进“优秀班集体创建”“构建学生自主管理模式”的建设。

    近几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浙江省绿色学校、浙江省卫生先进单位、浙江省中小学示范实验室、浙江省第二轮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先进集体、浙江省健康促进学校铜奖、浙江省创新实验室项目、杭州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杭州市交通安全教育先进学校、杭州市第七届教育科研先进集体、杭州市平安示范校园、杭州市文明学校、杭州市先进教工之家、杭州市示范教科室、杭州市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先进集体、杭州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杭州市学生接送车安全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

    学校无论是在历史文化底蕴、自然人文环境,还是在学校发展理念、管理效能上都有其鲜明的特色;我们不仅有质朴可爱的农村孩子,还有年青充满活力、敬业、富有创意的教师群体,他们都散发着昂扬向上的劲头。这一切,显示了学校在创建“美丽学校”上的良好基础,展示了学校的良好发展空间,更为学校的发展增添了无尽的动力。

    三、工作目标

    学校以“环境雅致、品质一流、师生发展、特色鲜明、人民满意”为建设目标,以引领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为重点,坚持“四化”同步,推进学校“净化、绿化、美化、文化”,全面改进学校管理,促进学校校园环境外在美与学校品质内在美的有机结合,推动学校建设中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和谐统一。重点围绕“美丽校园”创建工程、“美丽课堂”构筑工程、“美丽班级”建设工程、“美丽教师”培养工程和“美丽学生”培育工程等“五美”工程,开展“美丽学校”建设行动。通过美丽学校的建设活动,要使我校的建筑布局合理协调,环境整洁雅致,校园安定有序,课堂特色鲜明、人人和谐发展;要把我校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发扬光大,创立一个责任引领、师生共同发展、共同成长的平台;要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强教育内涵建设、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切实优化教师队伍,努力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施生态有效教学;要把我校建设成为环境优美、质量过硬、特色鲜明、文化繁荣、师生幸福的“美丽学校示范学校”。

    四、工作重点

    紧紧围绕《杭州市“美丽学校”建设实施意见》,结合学校实际,大力实施“美丽校园”创建工程、“美丽课堂”构筑工程、“美丽班级”建设工程、“美丽教师”培养工程和“美丽学生”培育工程等“五美”工程,将相关要求落实到各项常规工作之中,努力实现“环境雅致、品质一流、师生发展、特色鲜明、人民满意”的建设目标。力争用三年时间,不仅要不折不扣地达到“美丽学校”建设要求,而且要成为“美丽学校”建设示范学校。重点规划有:

    (一)“美丽校园”创建工程

    以“自然、生态、人文”为主题,打造并凸显学校得天独厚的地理地貌,错落有致的建筑布局,新旧相宜的各类建筑,造型别致的绿地盆栽,原汁原味的生态林地,独特细腻的校园文化,体现“师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建设理念。

    1.优化校园自然环境

    (1)合理规划校园布局。学校现有布局,功能区块分明。在创建活动中,我们将对学校现有大型建筑物如教学楼、办公楼、综合楼、食堂、师生宿舍等因地制宜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合理配置功能空间,细化教育功能。对包括校门、校园道路、各类活动场所等的设施设备完善之、实用之、美观之、和谐之、统一之。美化其功能标识,使其各具特色又风格统一,从形式到内容力求体现整体美感。

    (2)精致校园绿地建设。据初步统计,校园现有各类植物几百种。水果类有橘、石榴、香橼、枇杷、杨梅、桃子、李子等,乔木类有杉类、柏类、松类,还有法国梧桐、樟树、银杏、柳树、棕榈树、广玉兰等,竹类有毛竹、湘妃竹、石竹、苦竹等;还有很多观赏类植物,如桂花、茶花、菊、含笑、夹竹桃、黄杨木、迎春花等。草本植物更是不胜枚数,藤蔓类植物在墙头、坎沿等随处可见,整个校园绿意葱茏,花木掩映,到了相应季节,各色水果在枝头摇曳生香,顾盼生辉。在原有的基础上,依托“美丽校园”建设,对现有的这些绿地作进一步地深耕。

    (3)增添绿地配套设施。因地制宜的增设凉亭、石桌、石凳、绿色长廊以及各类植物的标牌及相关知识介绍铭牌等设施,其上或书或画或雕或琢,使之既扩大学生活动面积,又增加浓浓的文化味道。

    (4)丰富盆栽观赏植物。学校现有自行培植的各类盆栽植物几百盆,因季更换,四季常有。接下去,学校将进一步的丰富盆栽,增加数量,扩大范围,在教室、寝室、办公室开展绿化活动,由师生自行设计,自行动手,栽培盆景,进一步绿化、美化学习、工作、生活环境。

    (5)谨慎开发原生态校园林地。原生态的林地位于学校西北角,以松树为主,郁郁葱葱,靠近围墙的银杏树已有五十年以上的树龄,此外还有其他丰富的树种。在保持该林地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学校建设简易的林间小道,让师生领略原始之美。

    (6)提升果园果树品质。学校现有橘园三亩多,橘树几百棵,都已有二十年以上树龄,虽年年果实累累,师生皆能分享,但品质退化、老化必然要求我们更换提升果树品质。此外,学校对还有数量不少的杨梅、枇杷、石榴、香橼等果树,合理建设、开发,同时利用它们充分做好“校园的果子熟了,把学校的甜蜜带回家”系列活动。

    大自然对毕浦中学的馈赠是如此的丰厚,让人赏心悦目。我们在遵循自然、生态的基础上,合理规划、科学搭配,进一步打造疏密有方、错落有致、深浅相宜、别具一格的生态绿色景观。

    2.设计学校美丽形象标识

    全方位的设计体现学校自身文化内涵的形象标识。在已有校徽、校旗等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全校师生的聪明才智,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美丽形象的设计与评选。并将设计的各类形象标识有机的运用在各个方面。比如班级的班徽、班旗,寝室的室标,星级学生标牌,科室职责牌,岗位指示牌,植物介绍牌,亭台楼阁竹榭林池的铭牌等。

    3.打造学校人文景观

    对已有的宣传橱窗内容、版面作更精细的设计与选择,大到如教室、阅览室、实验室、办公室、食堂、走廊、宿舍、厕所等地方的标语、标牌、铭牌等精心设计位置、内容、形式,层次分明,大气精致,体现和谐、整体之美。小到对校园内悬挂的每一块横幅的内容都要精心设计。力求在追求美的同时,达到教育的效果。

    4.建设书香校园

    为了方便师生阅读,创设良好的读书氛围,学校将进一步要求各班将班级阅读书吧精致化,并规划在每幢楼的大厅及教学楼的各楼层设置开放式的小书吧,作为学生阅读的空间,让师生们优雅的阅读散发着浓郁的书香。

    5.设计特色活动

    珍惜大自然馈赠的赏心悦目,将校园的自然生态与学生发展的人文生态有机融合,围绕“自然、生态”的特色活动设计必然是毕浦中学“美丽校园”建设的重要一环。

    因此,我们将进一步继续办好“橘子节”、“菊花节”等围绕具有学校浓厚地方特色而设计的活动;设计好浙江省创新实验室为基础开展的系列植物科技活动,在普及科普知识的同时,拓展学生视野;设计好取之于学校广玉兰树叶、竹子等为原材料的叶雕、竹雕特色活动;设计好以学校的一叶一草,一花一木为载体的系列活动,达到“钟灵造神秀,一叶一世界”的教育效果。

    6.构建和谐校园

    加强平安校园建设,加强人防、物防、技防建设,不断完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争创平安校园。加强普法工作,坚持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和民主管理、人文关怀的有机统一。加强工会建设,拓宽民主渠道,构建干部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不断增进广大师生的学校归属感和工作、学习幸福感。继续深化“百名教师访千家”的家访活动,加强家委会及家长学校的建设,利用微信、Q群、班级网页等信息手段,进一步密切学校与家庭、社会的沟通和联系形成全社会理解、关心和支持学校教育的良好局面。

    (二)“美丽班级”建设工程

    以“目标明、班风正、学风浓、班容美、活动好、协调佳、绩效优、特色显”为建设目标,通过“环境建设、制度建设、文化建设、活动建设”,营造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教学环境,实现环境育人的目标;加强建设健康向上、富有成长气息的班级文化,滋养学生心灵,引领学生品德成长;打造温暖和谐、活泼快乐、积极向上的“美丽班级”。

    1.由“7S管理”入手,创设班级美好环境

    (1)教室的净化。教室卫生是班级的窗口,是文明的标志。要保持干净的教室环境,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值日生安排细化,分工明确指定到人。劳动工具摆放整齐,畚箕纸篓及时倒掉无垃圾溢出。图书柜、多媒体操作台、讲台等做到无灰尘。

    (2)教室的绿化。绿色象征青春和活力,代表着希望。在教室的后面和走廊上摆放一些自栽的绿色植物,如盆景、花草等,让教室充满绿色,焕发勃勃生机。

    (3)教室的美化。发动学生精心设计,巧妙布置,力求教室和谐、高雅,彰显班级建设理念和个性特色。教室布置包括:班级公告栏、班级文化宣传内容(文化墙,班训,名人名言,学习园地,争章园地,卫生小贴士,成长足迹等,设计布置于教室的不同地方)。

    2.让“制度”上墙,优化班级制度

    加强班级制度建设,以《中小学生守则》和学校的相关制度为依据,并根据班级实际,让每个学生参与班级制度的订立,能体现班级的特色,要保证规章制度的公开、公平、公正,能体现制度的人文关怀。

    3.以“活动”为载体,建设美丽德育

    结合我校的小组合作型学习,加强小组建设,创新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小组文化活动,创建美丽小组,使学生的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审美艺术素质、劳动技能素质、个性特长、创新精神等整体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学校除了结合“德育主题化、生活化、课程化”开展一些寓教于乐和富有竞技的教育活动外,还要求各班结合实际每月开展一次活动,提升班级文化教育活动品质,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在活动中培养品德、在活动中塑造班级文化,用活动引领学生完成从他律到自律,从自律走向自育。

    4.突显“文化”建设,注重班级精神培育

    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形成与学校文化及办学理念相协调,与深化课程改革有关要求相适应,富有教育性、凝聚力、制约性、激励性的班级文化。通过“班级精神内涵(班名、班训、班级理念、班级目标、班规、班旗、班徽、班歌)”的设计、布置、宣传,并借助诵读、歌唱、介绍的形式,使班级精神入心入脑,以此提升师生的道德水平和“精气神”。同时也将美丽小组的建设融入到班级文化建设中,使小组精神文化与班级精神文化相得益彰。

    (三)“美丽课堂”构筑工程

    课堂的美丽在于优质、人文、开放;课堂的美丽在于规范、轻负、高质,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需求;课堂的美丽在于以人为本、面向全体、面向发展、因材施教、有教无类;课堂的美丽在于课堂上智慧的光芒,思维的火花,使师生心灵得到浸润,思想得到提升。课堂的美丽还应延伸与拓展,充分利用各种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实现校内外课堂的有机结合。我校将以“学在前•导学单”为载体的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做实、做细、做精,构建“美丽课堂”。

    1.更新课堂教学理念

    通过有计划的各类培训、读书活动、研讨交流等方式努力促进教师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实现课堂教学转变:课堂教学重心由“教”向“学”转变,教师行为轴心由“讲”向“导”转变,学生学习核心由“被动”向“主动”转变。

    2.转变课堂教学方式

    落实教学常规,努力促进教师积极倡导“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少教多学,以教促学”的教学理念,积极开展“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尽快形成特色鲜明、优质高效的校本化课堂教学模式。

    3.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优化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努力促进教师在课堂教学评价观念上的转变,促使形成一套切合本校实际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4.构建先进教学文化

    以打造“美丽课堂”为价值追求,构筑优质、人文、开放的课堂,创建课堂教学特色,打造课堂教学品牌;建立优秀校本课程,逐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改革经验和理论成果。

    5.培养自主、阳光、自信、善于表达的学生

    “学在前•导学单”的设计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把学生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小组交流、小组展示等形式,集全体同学的智慧将问题进行化解,让学生在交流展示中收获自信。并建立针对学习成绩后30%的学生和行为有偏差学生的边缘生学业分析导师帮扶制度;重视后30%学生的质量监测,学困生帮扶措施落实,采用个案分析法进行全程质量监控,学校制定详细的学困生转化工作计划,各班级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定计划,落实措施,采用德育导师制有班主任、任课教师不定期地进行针对性的全方位个别指导,并不断总结,互相交流转化经验,加强工作的实效性。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育才目标。

    6.加强课程开发

    用好原有的地方课程和已开发的校本课程,激发学生从小热爱家乡、了解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和志向。坚持以学为本,根据本校的实际,进一步开发竹(瓦、叶)雕、摄影等社团课程,促进学生的发展。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通过网络平台,实现课程资源的共享共用。

    (四)“美丽教师”培养工程

    我校的教师作风是真诚待人,踏实做事,静心教书,潜心育人。信仰学生,团结协作,培养“德性•专业•智慧”型“美丽教师”是学校“美丽教师”培养工程建设的目标。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优良的教师德性

    (1)关爱学生,做学生的知心人。

    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培养教师高尚的师业修养。学校通过各种载体引导教师关注教育细节,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把学生看做是自己的教学伙伴和亲密的朋友,友好、灵活、幽默、活泼,做学生可倾诉的朋友,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①感恩教育:策划教师节“感恩师德、吾爱吾师”主题系列活动,教育学生热爱自己的老师。

    ②最美老师:由班级推荐、年级组学生投票、学校讨论确定、先进事迹表彰和展示等,在全校范围内组织系列“最美老师”评选。

    ③师生交流会:以主题班会的形式,邀请班级任课教师组织师生交流会,坦露心声,师生情感交流和学习经验交流。

    ④班级管理会:由班主任定期和不定期召集班级任课教师会议,交流分析班级管理得失,商讨下一阶段班级德育工作,组织个别谈话、家访和学生座谈会。

    ⑤家访:由政教处安排,每学期组织老师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家访。

    ⑥激励性评价:每学期要求班主任在素质报告单上对学生进行激励性个性化评价一次,最好是写个性化评语。

    (2)热爱学校,做学校的主人翁。

    通过师德专题培训会、专家专题培训和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以及教师参与课改、读书活动和学术研讨等,热爱学校,关心学生,做学校的主人翁。

    ①实施“美丽办公室”和“美丽备课组”评比,加强教师团队合作意识。

    以办公室和备课组为单位,依据“美丽办公室”和“美丽备课组”考核办法,实行交叉合作,协同办公,分工负责,提升教师的团队合作意识。

    ②实行德育捆绑制和导师制,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实施“德育捆绑制和导师制”,根据我校学生的学习状态、思想状况以及教师的工作水平,结合我校实际,建立以班主任为核心、任科教师为成员的德育捆绑制和导师制,从班主任负责制转变为导师群体负责制,从教师灌输说教转变为师生平等对话,开展以沟通、理解、帮助为特征的个别教育,使每位教师与2--3位学生结对帮教(其中帮教学生由班主任按照经济困难型、学业困难型、家庭变故型、行为习惯随意型、心理状态失衡型等进行分类后提供),成为学生学习、生活、思想、心理等方面的导师,有效提升教师的道德心、责任心和事业心。

    ③举办教职工趣味运动会,提升教师归属感

    以丰富教职工业余文化生活,树立“健康第一”理念,营造“健康、运动、阳光”的氛围,举办以趣味性为主的教职工趣味运动会,提倡全员参与,体现团队合作,提升教师们的归属感。

    (3)热忱教学,做课改的先行者。

    转变教育思想,引导教师爱护学生、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和发展学生,树立起信仰学生的观念,着力培养智慧型的道德之师,做学校“学为中心”课堂教学改革的先行者,通过“小组合作”和“走班教学”模式,强化学习动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使学生独立自主地去学习。

    2.开展校本研训活动,提高优良的教师素养

    (1)重视教师素质提高。

    重视师德建设,充分利用每年的暑期开展专题师德教育,定专题、定内容、定主讲人、定时间,校级领导带头每年都开展专题讲座,同时,邀请专家、学者来校作师德专题培训,在全校营造“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的良好环境,提高全体教师敬业爱岗、教书育人的师德水平。

    (2)重视校本教研活动。

    学校校本教研活动按“四定”要求,即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定发言人进行,根据学校或教研组自身教学中出现问题进行研究,大力开展“备课、上课、评课、改课和观摩课”等系列回归教学常规教研活动。同时,各备课组在每周的教研活动中要围绕课题,结合学校实际,结合学生实际,结合课堂实践,把实践中的疑问、困惑进行归纳、筛选,确定一个讨论专题,组织交流讨论,真正“开展自己的教学研究”、“解决自己的教学问题”、“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改善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积累经验,提高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学校还将校本培训与校本教研有机的结合起来,初步形成了“教、研、训一体化”校本教研特色。

    (3)开展各类培训与学习。

    制订了切实可行的近期和中长期师资培训计划,已经建立了以研究性学习、校本科研为核心内容的校本培训制度,认真开展各种学习活动。

    3.督促做好知识管理,激发优良的教师智慧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组织集体备课、教学技能比武、师徒结对、同课异构、教师论坛、名师评选等活动,做好教师显性知识的管理和隐性知识的外化,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1)开展“师徒结对工程”。

    每学期制订新教师培养计划,确定结对人员名单,明确任务和要求,促进新教师快速成长。制订教师发展目标,根据教师现有的条件和情况,制定五年个人发展目标和计划,搭建平台,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2)积极开展教师读书活动。

    通过“给老师的一本书”活动,引导教师多读书、多思考,提升对自我教学问题的研究,并鼓励教师撰写读书笔记、小课题和论文。充分发挥学校骨干教师的带头示范作用,通过讲座或示范课向其他教师传授课堂教学经验、展示教学基本功与教学技能。创设学习型教研组,营造深厚学习氛围。

    (3)组织教师开展素质测试。

    利用暑假师德培训,结合当年中考试卷和教育教学最新研究成果,组织教师进行“教师素质测试”。考试内容包括《课程标准》、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学科知识和命题等部分,旨在鼓励教师不断学习和掌握有关教育理论,扩大自己的知识视野,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

    (4)组织教师开展学术研讨。

    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科研研讨”、教师600秒论坛、班主任论坛等学术研讨活动,激发和培养教师的教育智慧,做好教师的隐性知识管理。

    (五)“美丽学生”培育工程

    培育“美丽学生”就是要培育学生体魄强健、品行端正、学习勤奋、志存高远等品质。我校德育工作始终坚持“先成人,后成才,德才兼备”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培育“健康、明礼、智慧”的学生。

    1.深化阳光德育,培育健康身心

    (1)关注心理健康教育,着力培育自信乐观、接纳宽容、坚毅向上的阳光心态。鼓励学生积极乐观地去面对学习上的困难与压力,学会宽容,学会理解,学会沟通,学会合作,构建和谐关系。

    (2)深化“阳光体育”活动,将之作为重要课程来抓,确保学生每天体育活动1小时;创新大课间活动和综合文体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开展对抗赛、挑战赛、才艺展等丰富多彩的特色项目活。高标准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95%以上的学生达到合格标准。

    2.礼乐修身,培养明礼气质

    (1)明确“礼制”,培养“知书达礼好青年”:宣传发动,利用国旗下讲话、广播站、宣传报刊栏等使学生明确活动主题,明确“礼制”,强化制度建设,使规范教育有明确的目标导向。

    (2)训练“礼仪”,培养“彬彬有礼好青年”:持续宣传,围绕“礼仪”二字,不断挖掘其内涵,形成序列,并与优秀班集体建设紧密结合,引导团员学生率先垂范,发起“文明礼仪我表率”热潮,展团员学生的先进性,推进榜样引领的作用。

    (3)品味“礼乐”,争当“礼乐修身好青年”:“礼自外作,乐自中出”,礼仪之风遍吹毕中校园,礼仪之行深入学生心田;及时树“礼乐”典型,扬礼仪之旗,展礼仪之形。

    3.学科相互渗透,培育智慧学生

    (1)强化德育课程化建设。结合我校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创建美丽小组,通过小组异质同构,使学生的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审美艺术素质、劳动技能素质、个性特长、创新精神等整体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2)丰富德育主题活动。结合理想信念教育、民族精神教育、文明养成教育、遵纪守法教育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精心组织“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开展各项知识竞赛、青年志愿者活动、十八岁成人仪式、校园文化艺术节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强化学生自信自强、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学生自信、创新的意识。

    (3)以多彩的社团活动,启迪学生智慧。以学生社团为依托,积极开展学生社团三结合活动,即将学生发展的个性化、社团活动的趣味性和课程化相结合,将学生社团建设、校本课程开发和新课改活动相结合,形式创新。通过构建特色社团,例如青志协会、文学社、“华罗庚”数学社、科技社、书法社、音艺社、雕刻社、摄影社等,搭建学生个性发展的平台,展现学生自主、独特而创新的智慧。

    4.创新评价机制,培育梦想学子

    改变以往的以成绩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实现多元化的评价机制,积极建立以学生的品德行为习惯为主要评价内容的德育考核评价机制,扩大先进的评选范围,以求达到学生自我内省、自我教育和相互鼓励的德育目的,通过在学生心中培育一个梦,一个可以实现的梦,从而焕发学生的精气神,进一步拓宽学校素质教育的渠道,刷新素质教育的形式和内容。

    五、实施措施

    (一)加强领导,制定方案。成立“美丽学校”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加强对活动的组织领导,并科学制定实施方案。

    领导小组:

    组  长:应荣军(校长)

    副组长:许勇(副校长)、季志凌(副校长)

    成  员:邵剑华、陶樟坤、袁继东、许琦、吴火桂、徐丽君、赵灵武、范中其、叶林海

    下设办公室主任:邵剑华

    办公室成员:赵灵武、范中其、叶林海 教研组长 各班主任

    领导小组的职责:负责对建设活动进行具体部署、师生动员、内外宣传、意见征询、制度完善、督查保障和鼓励表彰,并及时组织召开小组工作会议,做好美丽学校建设的各项活动的组织开展落实和总结,发现问题、商议对策、改进工作思路,不断提高工作效益。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利用校园网、宣传栏、倡议书、专题学习会等形式,加强舆论引导,形成校内外各方力量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美丽学校”建设的浓厚氛围,提高全校师生对建设“美丽学校”目的、意义的认识;及时宣传报道“美丽学校”建设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

    (三)征求意见,查找问题。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座谈会、组织家访活动等形式,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发现学校工作各个方面存在的不美丽、不和谐因素,为解决问题打好基础,提高建设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明确责任,加强督查。建立 “美丽学校”建设工作责任制度,将建设活动具体分解到各个部门和个人;建立活动督查机制,确保各项活动顺利、有序地开展并取得积极成效。

    (五)及时总结,巩固深化。学校将定期和不定期召开建设活动小组工作会议,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建设活动进行阶段性小结,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建设工作安排,表彰、奖励在建设活动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组织“美丽教室”、“美丽寝室”、“美丽班级”、“美丽处室”、“美丽办公室”、“美丽备课组”、“美丽小组”、“美丽课程”、“美丽学生”、“美丽教师”、“美丽班主任”等美丽细胞评比活动;宣传建设活动中涌现出的典型事例和先进事迹,探索建立活动的长效机制,将建设活动不断引向深入。

    六、实施步骤

    “美丽学校”建设活动,以一年为一周期,建设活动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20149月至10月,制定并优化方案,成立组织。通过校园网、 广播站、黑板报和教师会、学生集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及主题班会、学生活动等进行宣传动员,各职能处室制定出详细的实施方案,营造美丽学校建设的良好氛围。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411月至20158月,根据实施方案开展各项专题活动,对各处室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并开展一系列的美丽学校建设主题研讨活动。

    第三阶段:总结提高。20158月至9月,根据前一阶段的工作情况,查找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修改活动方案,确定下阶段工作重点,逐步形成长效机制。

    第四阶段:表彰奖励。20158月至9月,领导小组办公室将总结材料、宣传资料、活动图片照片等收集整理,进行学期总体创建成果汇总展示,对成效突出的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    

            桐庐县毕浦中学“美丽校园”建设领导小组

                                        20141025

来源:杭州市教育局    编辑:陈笛    
     
 
 

总策划:陈秋兴    监制:汤一鹏 应伟东 黄金树

编辑:赵群、胡晨曦、陈笛、潘露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