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育频道>杭州市“美丽学校”创建行动>
     
浙江省杭州第七中学“美丽学校”创建方案
2014-12-08 20:52:55杭州网

    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努力办好有影响力的、人民满意的省级乃至国家级特色示范学校,根据中共杭州市委《美丽杭州建设实施纲要(2013—2020年)》、《美丽杭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和《杭州市美丽学校建设实施意见》的总体要求,经过全校师生共同讨论,群策群力,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国家及省市教育规划纲要精神,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着力建设高品质、多样化、人文化美丽学校,全面提升学校办学品质,构建师生和谐家园,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美丽杭州谱写学校教育的新篇章。

    二、工作目标

    以环境雅致、品质一流、师生发展、特色鲜明、人民满意为建设目标,以引领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为重点,促进学校校园环境外在美与学校品质内在美的有机结合,推动学校建设中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和谐统一。

    重点围绕美丽校园创建工程、美丽课堂构筑工程、美丽班级建设工程、美丽教师培养工程和美丽学生培育工程等五美工程,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美丽学校创建行动,培育出五个品牌项目,积极争取成为“美丽学校”。

    三、总体创建思路

    以艺文兼修,师生协同发展为办学目标,积极深入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校各项机制的顺畅并高效运行,促进教职工积极发挥拼搏及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的和谐发展,为学生发挥特长和发展潜能创造条件,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基础。

    以探索现代学校制度为主线,推进学校教育观念、教育管理、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建设,推进现代学校制度的进程。

    以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课堂是主渠道为抓手,形成良好的学风教风,积极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不断探索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特色示范学校。

    (一)突出一个价值理念——“诚勤爱

    (二)强化两大工作重点——教师的发展与学生素质提升。

    (三)抓好三项改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

    (四)完善四化校园建设——丰富人文化校园内涵,提升学习化校园环境,突出生态化校园特色,提高数字化校园水平,建设美丽校园。

    (五)打造五大品牌特色——即校园文化品牌,德育固本品牌、教育科研品牌、个性发展品牌、特色学科品牌。

    四、具体创建工作及举措

    1美丽校园创建工程

    途径:

    完善四化校园建设——丰富人文化校园内涵,提升学习化校园环境,突出生态化校园特色,提高数字化校园水平,建设美丽校园。

    措施:

    ①人文化校园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就是以师生的成长、发展为本,把尊重师生的个性,实现师生的生命价值和幸福指数作为学校的核心任务。人文化校园必须突出和谐教育思想,和谐教育思想与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所以,我们要树立先进的办学理念,形成明确的办学思路。领导班子要树立先进办学理念,进一步改革学校管理模式,在学校管理的现代化、民主化和科学化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完善激励竞争机制,完善规章制度,探索办学模式改革,引进先进的管理方法,充分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我们要建立科学的选任用人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与创新。认真落实校长负责制、岗位聘任制、岗位责任制、考核奖惩制。按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部署和要求,积极稳妥地搞好学校内部人事制度改革,逐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人事制度,形成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充满生机活力的用人机制,使每一个教师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我们要加强对综合治理工作的领导,落实一岗双责,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加大对重点部位的防范力度,创建安全文明校园。

    我们要突出一个价值理念——“诚勤爱。坚持以人为本,以师生的发展为本,切实让师生在工作和学习中,感受到人性的和善、人生的美好,特别使学生的高中生活成为整个人生美好回忆的巨大源泉和宝库,为师生的幸福人生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②学习化校园是学校的本质特点,教师和学生的生存文化是基于学习的文化,要让读书成为教师和学生的生存方式和生活习惯,使学校成为名副其实的书香校园。

    所以,我们要大力提倡阅读,提高图书馆(图书借阅、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等)使用效益,让阅读成为师生享受生活的方式,使师生的精神家园得以丰富。

    我们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上突出抓好以下内容:(1)学校愿景文化——让学校的核心办学理念,学校愿景、重要价值观等逐步深入到每一位教师的思想中去;(2)以诚勤爱为核心的精神文化;(3)以责任、荣誉、信念为核心的团队文化;(4)以激励与唤醒为核心的管理文化;(5)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课程文化;(6)以反思为核心的学习文化;(7)以热爱为核心的关爱文化。

    我们要利用本校教育资源,引导学生立志成才。充分利用校史资源对全体学生开展优良传统教育和树立信心教育,引导学生立志成才;办好宣传橱窗、校刊、广播站,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宣传媒介,开辟文化长廊,营造健康向上的育人氛围,以高雅的环境陶冶学生情操。

    我们要充分利用升国旗、入党入团入队等仪式和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等契机,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学校文化阵地建设,重视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科技等活动,营造体现主流意识、时代特征、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

    ③生态化校园建设更是任重道远,生态环境文化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文化,是关系人类生存的文化。环保意识、低碳生活已成为全球关注焦点与热点,成为世界公民的道德标尺。因此,生态化校园建设要渗透到师生的课程教育、德育教育、环境教育、美育教育之中,使之成为师生的一项重要品质与素质,成为学校一大办学特色与靓丽风景。

    所以,我们要进一步完善环境建设,整体设计,超前规划,使学校成为蕴含深厚历史文化内涵和现代审美情趣的花园式学校,以陶冶学生灵性,提升校园文化品味。

    我们要依托各学科的课堂教学活动,适当增加低碳环保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绿色低碳知识水平,培养学生低碳环保生活习惯。

    我们要鼓励学生积极选择低碳生活方式减少碳排放;不做污染环境的事情,不使用一次性餐具,节约用水用电等,为创造绿色低碳生活尽一份心,出一份力。

    我们要在校内设立废品回收袋,将校园中废纸、塑料瓶、包装袋、电池等物品分类存放,以备循环使用或者安全无害处理。

    我们要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参与和搜集与低碳环保有关的活动资料,引导学生做绿色环保使者,宣传绿色低碳生活理念。

    ④数字化校园是现代化学校的物化标志。全面完善校园网络建设,实现校园数字化办公管理、数字化教学管理、数字化德育管理、数字化人事财务管理,将信息技术教育全面融入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的能力,使学生通过电脑和互联网去主动获取、重组、选择信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自主学习能力。

    所以,我们要加大培训力度,尽快提高教师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我们要不断完善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建设,增加馆藏图书量和提高图书流转量。

    我们要建设好理化生实验室、史地实验室和探究实验室,不断提高师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我们要完善校园网络建设,实现信息快速沟通和传递,倡导教师无纸化办公。

    我们要建立家校通网络中心,实现网上家校互通,网上认证,网上查询,网上交流。实现学生在校的一切活动由数字化、网络化管理全覆盖的目标。真正落实学分制。

    2美丽班级建设工程

    途径:

    积极探索选课走班改革背景下班级集体建设的新模式。创建特色班级,开辟个性天地。鼓励创新,营造班级文化,各班自主制定班规,确定班级活动主题,充分发挥班级文化对学生品德形成、个性发展的影响、导向和激励作用。

    措施:

    一是以学生处为核心,年级组、团委、学生会、班主任、教师为主要力量,争取家长、社区合作,形成全员参与的德育网络。

    二是建设一支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的班主任队伍,使班主任全部接受各级轮训,建立和完善德育导师制。

    三是开展特色主题德育活动,搭建个性发展舞台。以班会课为主要阵地,努力提高班会课质量。结合传统纪念日组织开展相关教育活动,举办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和读书节,为学生提供创新与实践的舞台。开展星级班文明班文明之星公益之星等评选活动,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整洁、文明的家园;继续对新生开展军训,落实国防教育,培养意志品质;发挥法制副校长作用,做好法制教育。

    四是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以生涯规划指导为中心,发挥教育、教学、科研、管理与服务的德育职能,逐步形成队伍精良、方法创新、途径广泛、资源优化、管理顺畅高效的德育工作局面,打造平安校园、文明校园、和谐校园、生态校园,培养学生晓自律、明礼仪、有诚信、懂感恩、知荣辱、勤学习、常健体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五是明确教师育人为本的岗位首要职责,树立正确的育人观,通过培训提升育人能力,加强学科德育渗透功能。同时提升学生自主教育意识,推进学生自主管理,为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创设平台。

    六是坚持爱国主义教育主旋律,严格执行升国旗制度,坚持利用读报、纪念日、主题班会等途径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报国之志。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在活动中培养品德、在活动中塑造班级文化,用活动引领学生完成从他律到自律,从自律走向自育。

    七是明确德育校本层级目标,建立健全规范、科学的德育评价制度,建立和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学科德育评价年级组德育工作评估等三项评价机制。继续加强班级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评先晋级的主要依据。

    八是利用校史资源,采用“项兰生班”、“吴斌团支部”等命名方式鼓励创建美丽班级文化。

    九是开展德育科研,加大德育科研力度,将德育教研纳入学校教科研整体工作之中,申报德育研究课题,争取出若干项省、市级课题成果。

    十是构建出学校层面的“美丽班级”评价标准体系。

    3美丽课堂构筑工程

    途径: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实行走班制,为学生个性发展拓展空间。课堂教学是学生个性发展的第一空间,课堂教学必须着力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爱护、鼓励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积极探索体现素质教育理论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措施:

    一是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开发开设符合“艺文兼修”办学特色的校本课程,构建特色课程文化。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努力创设课堂的人文气息,创造具有科学探索精神和人文气息的课堂文化,使学生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陶冶情操,涵养气质。

    二是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完善课程群建设,完善《教研组、备课组工作考核管理办法》,完善《教师岗位责任制考核细则》,使教学评价更趋科学化、规范化。

    三是鼓励各学科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加强教学交流,持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开展教学开放活动,展示一批课堂教学改革示范课。

    四是加大对学生培养模式的研究。对于学困生要研究如何使他们获得学业上的成就感,持续保持学习的兴趣与动力;而对于优秀生,则要从国际视野、领袖气质、综合能力上思考培养方式,希望若干年后能培养出对社会发展具一定影响力的优秀毕业生。

    五是加强对教师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培训。中青年教师要熟练使用多媒体设备,建立学校教学资源库和学习交流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促进现代教学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发挥网络教研的作用,为教师创设交流沟通平台。

    六是开展教学反思活动,总结经验,加以推广。建立和逐步完善校内教育督导机制。

    七是继续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每门学科都应制订良好学习习惯养成实施方案。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

    八是及时总结、推广课程改革经验,完善与课程体系相匹配的教师、学生评价体系。

    4美丽教师培养工程

    途径:

    努力建设一支有教育信仰、师德高尚、业务过硬、善于合作、勇于创新、充满活力的研究型教师队伍。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研究生以上学历达20%70%以上的教师能承担开发开设相关学科的选修课程,100%的教师具备利用互联网获取资料、参加教研的能力、运用多媒体教学及电子备课能力。大量培养各级各类骨干教师。

    措施:

    一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师德建设活动,大力宣传和推广师德先进典型,完善师德评价制度,把师德表现纳入教师综合评估,作为教师评先评优和晋升评聘的依据。同时,建立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四位一体的师德建设监督网络。

    二是制定《杭州第七中学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着眼长远,面向未来,明确培养目标,采取切实有力措施,经费不少于公用经费的10%,切实给予物质保障,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是开启名师工程。制定《杭州第七中学名师工程建设方案》和《杭州第七中学名师考核办法》,实行动态管理,发挥竞争激励机制的作用,调动教师自我发展、创造佳绩的积极性,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尽快培养一批浙江省、杭州市及系统级的骨干教师与学科带头人。

    四是实施青蓝工程,加快青年教师成长。发挥本校名师的引领作用,继续开展导师制,使中老年教师承担起培养青年教师的任务;开展外聘专家讲座和经验交流活动,提升教师的文化和专业素养;建立青年教师成长档案,帮助和指导青年教师发现自我优势,发挥自我特长,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五是加强校本培训。充分挖掘本校及社会教育资源,探索多层次的教师培训途径,开展新课程培训,促进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由单一型教师向复合型教师发展。开展课题研究,营造科研氛围,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激发他们自觉探究如何在走班制背景下实行有效教育教学管理的积极性。

    六是构建多元评价体系。构建符合学校发展要求的、多元的、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体系,重视过程评价,促进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领导、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

    七是成立学校学术委员会,以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视角审查校本课程开发开设情况,督导课堂教学及评估考核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八是加强国内外校际交流与合作,营造积极、热烈的研讨氛围,让不同的教育理念在碰撞中产生火花,让先进的教育思想在切磋中得到升华,达成取长补短,开拓获取智力支持的渠道的目的。

    5美丽学生培育工程

    途径:

    紧紧围绕学校“艺文兼修,师生共同成长”的培养目标,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个性生动活泼的发展创造条件。每年每门文化学科学生竞赛获奖3人以上,音体美学科学生竞赛获奖各团体2个以上,个体5人以上,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竞赛团体2个以上,个体10人以上。

    措施:

    一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自主学习,同时重视开发校本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深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激发学生自主探索兴趣,满足学生发展愿望,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二是推动学科泛阅读活动,每一学科教师都要提供推荐阅读书单,组织一定的阅读交流活动,提高学生阅读兴趣,拓宽知识面。

    三是开展研究性学习。教师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学校每学年组织一次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活动。

    四是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以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学会体验、丰富人生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科技、劳动、法制、环保、历史等教育,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

    五是成立体育艺术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规划体育、艺术教育工作,修订、完善学科管理的规章制度,适度增加音、体、美教师编制。继续完善陶艺课的校本课程的开发,每学年召开2—3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会议,研究体育、艺术教育工作。抓实舞蹈队训练。

    六是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文化活动,为学生个性发展搭建舞台。学校要重视因时而动、乘势而上,为每个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方式,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七是每年对学生进行一次体检,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增强学生预防常见病、传染病和地方病的意识,使学生个人卫生行为形成率达95%以上,健康知晓率达95%以上。

    八、建立学校层面的“美丽学生”评价体系,以“学会学习,善于学习,乐于学习”为核心,以能够实现五大自我管理(时间管理、情绪管理、人际管理、压力管理、梦想管理)为主体内容,从德、能、勤、绩等方面全面考察,注重过程考察。

    五、保障机制

    1.组织保障

    学校成立“美丽学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要起到组织、指导、协调和服务作用。

    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要定期开会,解决重大问题,检查创建方案实施的进展情况,提出指导性意见。

    还要积极寻求政府、上级教育部门、社会和家长的外部支持。

    附1:杭州七中“美丽学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楼平

    副组长:周慧娟

    组员:黄银尧、莫慧娟、吴飞安、何勇仁

    附2:杭州七中“美丽学校”创建工作工作小组名单

    组长:周慧娟

    副组长:莫慧娟、吴飞安

    组员:王海洪、程丽琴、傅东英、章煜、金晶、姚虹、许惠珍、周燕、董一锋、林海鸣、唐琪洋、吴江东、沈玉佩、吴禄泓、全胜

    2.机制保障

    党总支与工会要加大“美丽学校”创建工作方案的学习和宣传力度,使全体教职工了解创建工作,提升学校的凝聚力和发展力,增强执行创建方案的权威性、自觉性。各部门要通力合作,保证学校各项工作围绕此创建方案高效开展。充分发挥党组织、群团组织、教代会在学校民主管理方面的职能,促进校务公开。

    3.物质保障

    以学校创建“美丽学校”方案为依据,以教育教学工作为重点,科学合理的编制每年预算。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固定资产,提高资产使用率。学校设立专项基金用于课程开发、实施和管理,用于师资培训、继续教育、设施配置、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与对外交流等。保障并努力提升教师福利水平。开源节流,勤俭节约,充分利用有限资金创造最大效益。

    4.过程保障

    各部门应深入学习创建方案,围绕创建工作方案制定部门相应的工作计划。立足创建方案,各部门要明晰领导与管理的重心与责任,通过培训、检查反馈、评价等手段保障师生的教育教学行为不产生偏差,进而达成充分的教育合力。

    5.评价保障

    建立创建工作目标达成度的自我评价系统,同时邀请教育专家和督导部门对目标达成进行实地调研评估,并通过家长、学生的座谈、问卷进行配套分析。

来源:杭州市教育局    编辑:陈笛    
     
 
 

总策划:陈秋兴    监制:汤一鹏 应伟东 黄金树

编辑:赵群、胡晨曦、陈笛、潘露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