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育频道>杭州市“美丽学校”创建行动>重点培育项目>创建方向:美丽课堂>
     
萧山区衙前镇第二小学“美丽课堂”创建方案
2014-12-08 18:31:11杭州网

  这是一所历史悠久,具有麦田气质的乡村学校。近年来,学校通过一种符合新农村实际的“耕读教育”为这里的孩子培育一方沃土,让他们在这方土地上挥洒“智儒”,大展鸿途。所谓“耕读教育”,我们把它归结为“三学会”。一是“耕”,要学会做事。二是“读”要学会学习。三是“道”,要学会做人。这些方面我们通过“百草园”创建及与各学科的渗透和整合,并且贯穿始终,多年来的积淀,已使我们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转变;创新精神得到培养;实践能力大大提高;思想意识、情感意志、精神境界等方面得到升华,真正体现一所新世纪中农村学校的素质教育,促进理想的教育生态逐步形成。

    美丽课堂创建的底气——挖掘利用已有相关积淀

    鲁迅先生有一篇散文,叫《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反映当时封建教育脱离社会实践和现实生活的弊端,读者对这种弊端都会流露出深恶痛绝的情感。可惜时至今日,有些学校关起门来读书,搞“封闭式管理”的现象还是大有存在,这种管理模式显然是不适合现代教育需要的。 为了能顺应新时代素质教育的需要,让学生自由发展,我校2010年课题成果《从“三味书屋”到“百草园”》被评为区德育精品工程。同时,随着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不断探索和深入研究,2011年由本校教师撰写的《从“三味书屋”走向“实践真知”》这个综合实践学科课题获得专题论文二等奖,2013年“百草园”课题又被作为区非学科课题立项,并在招标课题中加以阐释,另外学校一直把努力尝试把研究性学习方式渗透到各科学习中,以此作为学校特色工程开展的延续和深化,纳入到平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积极向创新、特色、品牌靠近。“百草园”工程从计划、酝酿、施工、峻工到现在初具规模,已为学校的生态环境建设画下了重要一笔浓墨,在此过程学校及教师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一系列具有乡村地域特点和校本特色的综合性实践活动,生生地走出了一条教育生态、生态教育的新路子。

    美丽课堂创建的意义——育人方式的变革需要

    1.“生活即教育”的教育思想仍需融于育人实践。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两者所涉及的范畴,产生的背景,所处的时代多有差异,但两者存在许多共性。它们都立足于生活实践,贯彻“实践第一”的原则,注重创造力的培养,有相同的方法论——“做中学”。陶行知在《从野人生活出发》一文中说:“野人生活是最富有问题的。生活上的实际问题一个一个的来到我们面前,命令我们思想,要求我们解决。”“我们从野人生活出发,不是没有出息,开倒车,不是要想长长久久地做野人……我们的黄金时代是在未来。”而作为一种独立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也要求学生从生活、社会现实中提出问题,围绕人与自然、人与他人或社会、人与自我、人与文化等方面,自主提出活动主题,并深入自然情景、社会背景或社会活动领域,开展探究、社会参与性的体验、实践等学习活动,形成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完整认识,发展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些都是充分体现了“给生活于教育,用生活来教育”的生活教育理论,为学生与生活、学生与社会架起了一座桥梁,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为将来的生活学习,”这些共性对于指导新课程改革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作用,值得我们去融合与实践。

    2.传承农耕文化,打造教育特色 

    中国农耕文化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社会文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它贯穿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始终。几千年来,中国农耕文化不仅影响着历朝历代中国人,而且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几千年的生产、生活形成的连绵不断的农耕文化,不仅使我国解决了温饱问题,物质生活不断丰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而且铸就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倒;铸就了中华民族以和为贵的理念,使中华文明屡遭浩劫而不衰;孕育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思想,更难能可贵的是,中国农耕文化特别强调和谐理念,追求人与自然关系的天人合一,人与人关系的以和为贵,追求小康与大同的远景目标。作为中国传统伦理和道德规范,和谐理念塑造了先民的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维系了社会的稳定。

    3.农耕课程为育人方式创新开拓了新视野

    中国古代一些知识分子以以“耕读传家”、耕读结合为价值取向,形成了一种“耕读文化”。中国的耕读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它影响了中国农学、科学、哲学,使知识分子思想接近人民,养成务实的作风,我们衙前二小地处萧山城区东部郊,南与绍兴接壤,北与中国花木城相邻,地理位置特殊,是改革开放、工业化起步较早,经济基础较扎实的镇街之一,昔日的耕地上已建成了一座座厂房,过去的农民变成了产业工人,可以说,传统的农业生产在这些家庭和孩子的心中已经渐渐淡忘, 现在的小学生对于农耕文化知之甚少,浪费粮食的现象普遍存在,不少孩子不会感恩,不懂感恩,对劳动人民的劳动缺乏正确的认识。大多学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缺乏正确的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他们不了解工人和农民是怎样辛勤劳动和创造社会财富的,他们没有参加生产劳动的亲身体验,学生虽在农村土生,土长,竟也 “麦韭不分”,农家的学生已不知道农家的事了。

    我们是否也把“农耕与教育”结合起来,通过“农耕文化”引领和实践锻造多层次相互融合营造的文化氛围培养人和塑造人,通过文化引领和实践锻造, “农耕文化” 育人模式营造浓郁的“农”学气息,充分发挥了在校园文化建设、 专业思想教育和科学文化知识学习中的组织、引导作用,激发二小学生成长成才的内生力,在增强专业认同感以及学农的责任和信心的同时,还能提升他们的道德品质,这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学校早年已经开展了相关课题的实践和探索,今年通过争取,当地党委政府也很重视支持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出资十六万伍仟元请专业公司对我校的文化建设进行设计,又将投资近六十万元建设“百草园”农耕德育基地,为学校开展耕读教育活动,打造以耕文化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因此,我们把创建美丽学校工作的目标定位为:耕耘生态校园,创建美丽学校,让学生学会感恩,回报社会,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师生的整体素养。我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努力营造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环境,构建独具特色的农耕文化教育德育工作模式,全力打造农耕生态教育特色品牌,努力形成独有的办学特色。

    美丽课堂创建的抓手——“百草园”农耕教育基地

    (一)校内劳动实践基地功能的建立与实践

    充分挖掘、拓展、整合各种校内外农耕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建设“百草园”农耕教育综合实践基地,打造学生健康成长的新天地。

    (1)制订目标,确定内容。

    在“百草园”农耕教育综合实践基地里,我们并不仅仅满足于让学生学会播种、施肥等劳动技能,如何让他们实实在在地亲近自然,与大自然“零距离接触”,让他们学会自主探究,让学到的知识得以实践,将天真的想象付诸实施,从而培养他们求知的欲望和研究的热情。我们为学生设定不同的学习、观察内容及目标。现阶段初步设定劳动实践教育的目标任务“八个一”,即培养

    一种习惯(劳动习惯)

    一种能力(动手能力)

    一种感情(热爱劳动、劳动人民及家乡的感情)

    一定技能(劳动基本技能)

    一种责任(关心国家,集体和他人)

    一种方法(用辩证的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方法)

    一种认识(认识和了解市情、国情)

    一种观念(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价值观)

    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将“八个一”具体分解到各学段。从一年级到六年级,设计了“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劳动技能学习——社会实践活动”等层次化、序列化的劳动实践教育内容,分年级分阶段逐一落实到教育教学中,逐步形成依托劳动实践,创新德育途径的特色。

    (2)选择模式,优化教学。

    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有利于经济有效地传授知识、便于课堂管理的优点,而在农业耕微课程实施中,除了一些知识性较强的内容外,可以采用分组教学或个别教学、利用有利条件进行现场教学。

    引导——对话式教学

    引导——对话式教学重在提出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进行思考对话,从而共同解决问题。其优点是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易于在短时间内通过师生、生生等多向谈话交流获取大量知识。在农耕实践体验活动中,由于瓜果蔬菜的种植等知识技术学生平时从未接触过,知之甚少,此时我们多运用这种教学方法,以期可以高效地传授知识、交流信息。但这种知识、信息的交流不是传统的、单向的,而是立体的,生成的。

    开放——互动式教学

    开放——互动式教学重视以教材为中介,师生共同讨论、质疑、评价,教师、学生、教材处于立体开放的系统之中,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习个体与学习内容之间的信息流通,形成立体的流通网络。在这种开放的系统中,作为学习的主体者学生,凭借的是自身的主观努力去学会学习,这种学习绝对不会是孤立的、封闭的学习,既凭借自身的力量开拓学习,也是向他人学习,在师生多向互动交往的过程中形成的。

    发现——探究式教学

    基于农耕课程实施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更适宜于运用此教学方式,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全面、多样的主体实践活动,促进他们的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多方面素质的整体发展。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收获了知识,更在面前展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展现了他们的个性和创造力。自主发现、自主探究是点燃孩子求知欲和钻研精神火花的火种,通过它才能真正燃起素质教育绚丽的火花。总之,让探究学习走入农耕教学课堂,让学生亲历自主探究的全过程,旨在让学生以小主人的身份自信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思考的方法,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体验,最终胜利到达成功的彼岸。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构建教师、学生成长平台的实践研究。

    1、融合各科资源,渗透农耕文化。

    各学科之间是相互联系的,通过文化学科教学可以渗透农耕教育,在农耕徽课程开发实施过程中又运用和促进了其他学科的教学。各学科之间互相整合,相辅相成。

    课程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背景、生活中感受到的问题与需要为中心的,强调学生经验在课程中的独特地位和价值,课程的实施是建立在学生的活动经验和活动过程基础之上的,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和参与。在这正跟我们的农耕微课程开发实施不谋而合。我们将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基础,借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优势,进一步深化、拓展课程内容,扎实地开展农耕微课程教学的实践和研究。

    2、整合教育时空,创新育人途径。

    农耕微课程实施与德育工程结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通过劳动教育和德育实践活动,拓展德育空间,丰富和深化德育内容,拓展德育渠道,促进德育工作,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通过辛勤的劳动,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孝敬父母、关心家乡和祖国的前途,改掉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等不良行为习惯,形成了良好的校风和学风。

    农耕微课程实施与课堂教学结合。劳动实践教育的“八个一”目标的实现不仅要到基地,到火热的活动实践中去,更需依靠校内课堂教学来落实,特别是劳动技能教育,其规范性的操作训练,对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有很大的帮助。为提高劳技课课堂教学质量,我们将长期聘请精通蔬菜园艺的农业专家,富有经验的农民,到学校做讲座,培训教师,或到课堂执教。

    农耕微课程实施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现在的学生大多为独子,家长习惯包揽孩子的一切,学生很少有劳动锻炼的机会。学校教育的积极效应容易被家庭教育的负面效应所抵消。家长往往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盼望子女能读好书出人头第不用像自己那样辛苦奔波,甚至认为有钱可以换来一切,不愿让孩子动手劳动。本课题引导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互配合。由家长评定成绩签署评语,学校在学生自我评价和家长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在学校的劳动态度和劳动表现综合评定学生的劳动实践成绩。这样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劳动自觉性,家长们参与教育的积极性也会增强。

    3、开发校本农耕课程,丰富校园文化内涵。

    通过对农耕微课程开发实施的设计和指导,探索农耕微课程校本课程的编写和实施方法,构建农耕微课程校本课程的目标体系、管理制度、实施途径、评价方法等,开发一系列既体现基础教育性质和素质教育精神,又和我校发展相适应的农耕教育资源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学会劳动、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形成适合城郊小学实际、行之有效的育人新范式。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些都是关于耕耘的字义诠释以及延伸诠释。耕耘来源于传统农耕文明,同时又升华至形容人们对事物的投入程度以及踏实肯干的态度。衙前二小所处的衙前镇以前的纺织业、林业、渔业等都颇为发达,传承了传统农业文明中先辈们勤劳、创新的精神。“耕耘文化”的提炼是结合了地域特色而提出的学校精神内涵。学校在开发实施农耕微课程的同时,试图进一步突显以“耕耘”为核心的校园文化特色。

    美丽课堂创建的蓝本——系列农耕课程的开发

    课程初步愿景:

    1.目标定位——体现三维目标与阶段性目标相结合

    目标定位从学生实际情况和认知规律出发,体现三维目标与阶段目标结合的原则,制订如下表所示具体目标。

    每一个阶段目标从学生需要出发,具有明显的实践性、反复性和递进性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以学生为教育主体,促进和谐的自我发展的教育思想。

    2.内容选择——体现学科指定领域与非指定领域整合性的原则

    在遵巡新课标素质教育实施原则的前提下,学校选择在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四个指定与非指定领域(社团活动、学校传统活动、心理健康、安全教育、学科整合主题活动等)方面。

    从已往开展的情况来看,本课程指定领域与非指定领域之间起到了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作用。当然需要各领域之间遵守有机机整合的原则。各项活动开展要以研究性学习为切入点,以信息技术为支持平台,整合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等,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系列整合实践活动。

    3.开拓资源——硬件设施与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紧紧跟上

    加大力度改善和建立满足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硬件设施和综合实践活动基地,为学生有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教育提供重要保障。

    学校校门南面,占地近3400平方米“百草园”基地已初具规模,可以为各年级学生提供一个耕作、园艺制作的场所。另外学校又利用各功能室增加音、体、美、奥数、英语、科技制作教室各一个;在围棋、象棋、羽毛球、乒乓球、乐器等各类器材投入达数万元。为了能使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有效、常态化开展,在开展绿色生态文化、校本课程研发的基础上,依据得天独厚地理条件规划和筹建开发“二小的植物园”等一批综合实践活动基地。

    学校建立各种常态化的实践基地之后,为了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紧扣“三大育人愿景”,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统筹规划,开展系列活动,培养学生能力,张扬学生个性特长,放飞学生的理想。

    美丽课堂创建的保障——实事求是展现我校优势

    (一)人力资源充足

    在我校学习的1000多名学生全部来自周边几个村庄,这些村庄100%都属农业基本型,家家有地,其中有168户家庭从事或有塑料大棚种植瓜果蔬菜的经验,有16户家庭从事苗木种植及销售的工作。学校有教师64名,按出生年代所占的比率分别为:60后28%;70后40%;80后32%,有50%以上的教师具备一定的劳动实践经验,完全能够胜任劳动实践基地指导教师工作。

    (二)地质资源及人文环境允许

    校园前面有6亩左右的空地作为学校德育实践基地用地,目前镇党委政府已进行项目学校比邻乡镇——新街镇是全国有名的花木之乡,全国的花木交易市场就在这里。一定范围内我们可以从那里得到理论、经验、场地、品种的帮助。

    (三)科研力量雄

    我校重视教育科研及教研工作,坚持“教育的起点是生活,生活的中心是活动,活动的主体是学生”的指导思想,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新模式,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课题组的主要成员由区名师、优秀教师,杭州市、萧山区级教坛新秀组成,是一个很强的教研科研团队,富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曾有多个课题、多篇论文在省市区获奖,是一个可以信赖的课题组,定能按课题规划组织落实,谋求反思完善,实现行动中的新提升。

    (四)科学管理,形成体系

    为使该课程切实有效地开展起来,避免活动随意性和形式主义,学校建立了四个层次级别的管理网络的机构,

    第一层级,农耕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

    由校长亲自担任组长,统一部署、协调学校各部门的工作;负责宏观上保证课程的校内外教育资源的开发等。

    第二层级,教导处、少先队大队部

    教导处负责教学用时的设置保障,每周安排固定时间、固定节数实施综合实践课程,并负责课程的开发和管理、教师培训和专家指导;少先队大队部协助教导处指导班主任组织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第三层级,课程开发课题组

    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组,负责学校社团耕读系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和落实。

    第四层级,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校外指导教师

    建设了一支专职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的任课与指导教师队伍,形成学校内部的管理与教学指导网络。

来源:    编辑:赵群    
     
 
 

总策划:陈秋兴    监制:汤一鹏 应伟东 黄金树

编辑:赵群、胡晨曦、陈笛、潘露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