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育频道>杭州市“美丽学校”创建行动>重点培育项目>创建方向:美丽校园>
     
临安市於潜第一初级中学“美丽校园”创建方案
2014-12-08 18:24:29杭州网

  为贯彻落实杭州市教育局《“美丽学校”建设实施意见》文件精神,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和谐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特制定本创建方案。

    一、创建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着力建设“高品质、人文化”的“美丽学校”,全面提升学校办学品质,构建师生和谐家园,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努力推进现代化教育的建设。

    二、创建工作目标

    结合本校实际,重点围绕“美丽校园”创建工程这个项目开展创建工作。创建工程以发展学校内涵、彰显学校特色为重点,以“环境雅致、师生和谐、品质文化、生态文明、人民满意”为建设目标,促进学校校园环境外在美与学校品质内在美的有机结合,推动学校建设中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和谐统一。

    三、创建背景和基础    

  临安市於潜第一初级中学(简称於潜一中)于1999年异地新建而成,校址在临安市於潜镇环城西路36号(桃花园)。15年来,先后合并了当时的凌口中学、方元中学、堰口中学和绍鲁中学,校名也有原来的“临安市於潜镇初级中学”改为现在的“临安市於潜第一初级中学”,曾为临安市规模最大的初级中学。2002年原教育部长陈至立曾莅临学校视察。学校占地面积72亩,分为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行政区四大快建筑,教学区有博学楼(教学楼)、创新楼(科技综合楼),所有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设备,综合楼有省一类标准的理化生实验室,有美术、音乐、语音、电脑、多功能大阶梯教室等专用厅室;运动区有新建的300米环形塑胶跑道田径场,有标准的篮球、排球、羽毛球场多个;生活区有学生公寓和师生餐厅及学生休闲小公园,学生公寓可容纳700余人住宿,师生餐厅可同时提供1000余人就餐;行政区有明德楼(行政楼)1幢,设有图书馆1个,行政办公室多个。学校现有班级26个,学生930余人,教职工104人,专任教师97人,学校为浙江省示范学校,浙江省绿色学校,浙江省健康促进学校银奖,杭州市人民满意学校,临安市艺术特色学校,临安市德育特色学校,临安市花园式单位,临安市文明单位,平安学校目标考核优秀级。近3年来取得省市级各类荣誉150多项。

    走进临安市於潜一中,给人的第一感觉是“秀美”,面积不大,但环境清新怡人,花园式的校园里到处是绿色,知名的和不知名灌木与乔木开着缤纷的花,让人心旷神怡;但特别引人的是那美丽的塑胶操场:绿色的人工草坪、红色的300米运动场、彩色的球场,让人有一种马上就想投身于运动的欲望。自建校迄今,学校配有专门的绿化教师负责校园的绿化工作,校园内栽有香樟、玉兰 、雪松、桂花、乌金松、红叶桃、日本樱花等名贵树种200余种,月季、杜鹃、君子兰、紫薇、红花继木等花草一万余类。一到春天,校园四周的珊瑚树郁郁青青,形成一道壮观的绿色林带,巨大的盆栽瓜子黄杨点缀着校园的每个角落。教学区设有十大块草坪花圃,这些草坪各有其名:自由园、金家园等,花圃内各类花树按开花季节依次种植,层次丰富,有麦冬草、葱兰、紫荆、花桃、龙柏、地龙、含笑、蜀槐,一年四季花香不断;生活区建有曲廊藤架,各种造型的紫藤缠绕其间,造型十分奇特,龙抓槐在微风中不断摇曳,随风而舞,成为学生课余休憩的最佳去处。

    四、创建“美丽校园”建设项目具体举措

    (一)美化学校校园环境

    学校做到逐年增添和完善基础设施。在前些年已经对食堂设施进行了改造、新建了微格教室、更新了全校教师办公桌和教室学生课桌椅、全部专用教室安装了多媒体设备、更换了所有实验室实验课桌椅、做到了监控和无线上网讯号校园全覆盖的基础上再逐步在文化氛围的营造方面进行建设:学校30米长的宣传窗重新进行设计布置,使它充满时代气息;用具有文化色彩又具有暗喻、警训意义的“明德楼”、“博学楼”、“创新楼”取代原来的“行政楼”、“教学楼”、“综合楼”;校园内各条甬道用象征意义的名词命名,如“求实之路”、“春华之路”、“健康之路”,让同学们走在路上能感受到人生的意义,激起人生的追求;建设墙体文化,在走廊上布置精美的诗文书画,让学生来往之间,随意欣赏,且每层楼廊间主题不同,只要你有时间,可以尽情赏析,颇有益处。积极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条件。

    大力推进校园环境整治。推进校园环境的绿化、美化、净化,努力使学校成为整洁优美、品位高雅、温馨宜人的工作和学习乐园。继续投入资金对学校花圃、花坛及塑胶操场的维护和保养;完成所有教室的粉刷翻新及更换全部电器设备,新建教师停车棚;积极开展卫生保洁活动,通过分片承包、分块责任到人的举措使得学校卫生面貌经常持久性得到保持,呈现一个文明整洁、靓丽秀美的花园式校园。

    提高师生生态文明意识,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学校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创设平台,发动全体师生进行班徽、班歌设计活动;开展演讲比赛,由班内到班际竞赛,人人参与,激发爱国、爱校热情。学校还要利用课余时间,教师自己编导团体操,积极开展一年一度的大型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做到“班班有歌声”,“班班有美展”;注重校园隐性精神文化元素对学生的熏陶作用,精心设计学校宣传窗的内容和形式,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对学生进行精神上的无形熏陶和教育。如,校训、愿景,积极宣传星级学生的事迹,在校园内设置大小相等的不锈钢标牌、文化石等,勉励学生时刻不忘积极向上。注重师生的仪表的文化感染作用,发放教师西装,为学生定制校服。让师生在美的熏陶中感受快乐、体验幸福、实现进步。

    (二)构建平安和谐校园

    全面落实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推动学校治理体系现代化。全面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强化校园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开展各类“护校安园”专项行动。围绕“安全是天”的思想观念,实行制度保障与实际行动并行。

    实行岗位监督,时刻巡防。实施“两队三岗”的安全防范措施:党员巡逻队和教师巡逻队,主要职责是在早晚时间巡视校园及周边环境,清理不安全因素,处理偶发事件;教师值日岗学生值日岗和保安值日岗,主要职责是在课余时间值班站岗,监督外来人员及学生的安全行为,防止不安全因素的产生。建立汇报备案制度:每天在学校大门口、食堂(超市)、校园周边为重点防范区域党员巡逻队和教师巡逻队的巡视情况要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登记,保安、传达室人员和行政值周人员为主的安全检查和防范工作,也要及时记录备案,如遇紧急情况,按照安全应急机制展开处理;“两队三岗”在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要坚持对校园每周一小查,每月一大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通报并落实整改。

    掌握安全知识,实施预防为主。开展对全体教师的救护训练培训,利用业余时间邀请市红十字专业培训师对全体教师的救护训练培训,通过考核,人人具备救护员资格证书。定时开展安全消防演练,严格按照上级规定时间开展安全消防演练活动,让学生掌握发生火灾、地震等灾难时逃生本领,训练要到位,时间要达标,并且要养成防范意识。

    教育先行,重视安全细节。充分利用班会课、体育课、团队活动、黑板报、短信平台等教育学生,要注意上学、放学、上下楼梯、课间嬉戏追赶、体育课、课余活动等时间要注意安全,要树立人人都是安全监督员、安全工作人人有责的态度意识;要教育家长及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要及时发现家庭安全隐患;体育课和活动课要特别重视规范操作,对学生安全负起责任,不能放任不管,要加强教育学生在野外自我保护方法。

    ⑶建设高品质校园文化

    打造书香文化。积极开展教师读书活动,通过读书学习提升教师文化涵养。学校每年发给每个教师购书卡一张和书籍3本,价值共200元,教师读书采用自由读和集中悦读相结合,业余时间看书自学,教研组按照规定时间集中统学,每学期进行一次读书评比展览活动,要求每人上交读书体会(或读书案例、读书心得)进行评比,对于优秀的进行表彰并出刊专辑,使教师们享受读书带来的情趣。教师积极撰写的读书心得和教育心得, 注重学校师生共同核心价值观的提炼和升华。

    优化制度文化。制度文化建设包括班级的规章制度、班规、纪律等内容。班级制度是学生内在的评价尺度,加强班级制度文化建设有利于学生自觉遵守和规范自己的言行,维护集体利益,朝着班级目标迈进。首先要抓好制度的制定。要引导学生根据班级实际情况,经学生集体研究讨论,确定班级制度,班级的制度和纪律,要考虑学生的实际状况,制度的制定既不能过严,也不能过松。过严则无法实施,过松就无约束之能。其次要抓好制度的完善。班级制度要根据班级学生的表现,不断修改和完善,使其更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第三是抓好班级制度的考核。班主任可以指导班委成员对制度的实施进行日常考核,做到赏罚分明,及时教育,逐步提高学生的认识,规范学生的言行。

    发展精神文化。让学生接受世界名曲熏陶。每天中午12点开始,校园广播开始“世界名曲欣赏”活动。活动安排在每天中午12:00——12:30进行,每次播放的不同10首乐曲均是精选的世界名曲,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肖邦的《幻想即兴曲》,阿炳的《二泉映月》等等,一周共推出具有代表性的50首世界名曲。此项活动有利于进一步倡导高雅文化生活,培养高尚审美情趣,积极营造育人氛。充分利用升国旗、入党入团入队等仪式和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等契机,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学校文化阵地建设,重视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科技等活动,营造体现主流意识、时代特征、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

    五、创建工作安排

    (一)第一阶段:学习宣传讨论活动

    组织全体教职工进行《“美丽学校”建设实施意见》的学习、宣传和讨论活动,采用集会、专题报告、分教研组进行讨论、班主任组织学生书面学习、出刊板报、学习内容进课堂、拍摄校园宣传片等形式开展学习活动,通过学习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提升广大师生对“美丽校园”创建工作的知晓度、认同度和参与度,努力形成各方力量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浓厚创建氛围。

    (二)第二阶段:分层培训

    学校针对创建活动开展系列培训活动,第一层面,由学校教科室组织对相关科室、教研组长的关于创建思路、方案解读的培训,通过培训使各小组、科室负责人明确自己的职责、任务;第二层面,由学校教研组长组织的对本组教师关于创建活动中的教师安排、各个工作岗位任务的培训,通过培训使全体教师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任务;第三层面,由学校德育处组织的对班主任关于创建活动中的学生、家长的义务和参与活动安排进行培训,通过培训使全体学生和家长明确学校的工作活动目的、积极配合学校工作的开展。

    (三)第三阶段:创建工作实施

    经过学习、培训等前期准备工作,学校按照计划方案开始创建工作的具体实施,各部门各司其职,有序开展。活动过程还要有中期检查反馈,去同类项目学校进行参观学习,不断修正,最后进行总结。

    六、机制建设及创建保障措施

    (一)成立创建组织领导小组

    学校成立“美丽校园”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和推进“美丽校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如下:

    组 长:宋岳时(校长)

    副组长:陈育康(德育副校长) 曹军红(德育副校长)

    江 宏(教学副校长) 喻道军(安全副校长)

    组 员:胡 婕(办公室主任) 吴永虎(教科室主任)

    徐洪朝(教务处主任) 牧小华(德育处主任)

    (二)建立创建工作网络

    为了使创建工作顺利开展,建立创建工作网络。在领导小组下面设立常务办公室,以分管副校长为创建办公室主任,各相关科室主任为分块责任人和联络人,具体负责活动的开展,各班主任为具体执行人,负责活动的组织和开展。

    (三)制订创建工作制度

    制度是工作和活动开展的依据和保障,也是执行过程的衡量标尺,更是监管的标准。学校要制订创建工作系列制度,如《卫生保洁制度》、《经费保障制度》、《创建考核制度》等等,做到按制度办事,以制度为准绳。

    (四)保障措施

    学校以创建工作为工作重点,以创建工作带动其它工作的深入开展。在财力、人力、物力方面做到向创建工作倾斜,确保创建工作顺利、持久开展;确立制度化保障体系,在创建工作过程中有具体计划安排,有监管体系、有考核制度,把创建工作和师生文明素养的提升、学校品位的提高进行结合考核,虚心听取家长、社会各界的反映和建议,最终获得社会的认可。

来源:杭州市教育局    编辑:胡晨曦    
     
 
 

总策划:陈秋兴    监制:汤一鹏 应伟东 黄金树

编辑:赵群、胡晨曦、陈笛、潘露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