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育频道>杭州市“美丽学校”创建行动>重点培育项目>创建方向:美丽课堂>
     
临安市昌化中学“美丽课堂”创建方案
2014-12-08 18:04:29杭州网

 

    一、创建背景和基础

    1.自06新课改以来我校积极投身课改浪潮,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在变革课堂模式与转变教学方式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现如今,为深化课程改革,我校正积极打造以优质课程、优质课堂、优秀学生为核心的“三优工程”,探索以激励、合作为目标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2.我校先后探索实践的“活力•高效”课堂、“学案导学、先学后教”教学模式、“情境•交互”式课堂、“自主合作研究学习”等教学模式改革已在实践中结出丰硕成果,有多篇论文成果在省市级成果评比中获奖,部分学科在杭州市形成了较大影响力,为兄弟学校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

    3.近几年,我校在投身新课改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个科研团队,该团队以30-45岁的中青年教师为主且理念先进、素质一流,日前该团队正积极关注“翻转课堂”、“在线学习”、“分层走班”等领域的研究实践。

    二、创建工作目标   

   1.形成“美丽课堂”多维评价标准。

    2.打造“美丽课堂”教学模式系列。

    3.培养一批践行“美丽课堂”理念的优秀教师。

    4.录制一批体现“美丽课堂”理念的教学视频。

    5.出版一些展现“美丽课堂”教学成果的论文集。

    三、创建工作重点举措

    1.整合课程资源,打造特色课程。

    学校通过必修走班实现了国家课程校本化,通过学生自主选修实现了校本课程特色化,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重在培育以“六大核心素养”为核心的课程群,实现学生全面而又有个性地成长。

    2.构建精致的质量管理体系:如建立必修走班教学管理评价制度、选修课申报审核评价制度、优质常态课多维评价制度、教师与备课组教学活动管理制度,等。通过科学精致的质量管理体系为打造“美丽课堂”提供保障。

    3.形成完善的课堂评价标准:学校将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问卷调查、师生座谈、录像反思、课例研究等行动研究,凝聚提炼出“美丽课堂”的主要标准,并通过专题讲座、读书汇报等形式加强宣讲以不断推动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此外,学校还将积极开展基于“美丽课堂”的说课、赛课等教学评比与研讨活动,以切实促进教师转变教学方式。

    4.打造有效教课堂学模式:高中课堂可大致分成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课、自习课四类,学校将立足“美丽课堂”的评价标准,同时密切结合学科实际,致力于打造富有昌中特色的系列有效教学模式,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倾心打造第二课堂:本着“以生为本、和谐发展”的育人宗旨,在“促进学生全面而又有个性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第二课堂。目前我校的第二课堂大致可分成四类:①以知识拓展为主的大学先修课程、竞赛类课程等;②以球类、棋类、乐器类、语言文化类为主的兴趣特长类课程;③以调查研究、实证研究为主的研究性学习类课程。④以培养兴趣、发展特长为主的学生社团类课程,如铜管乐队、篮球队、街舞团、墨羽文学社、推理社,等。

    6.实践分层教学,实现因材施教。为实现差异发展,学校积极尝试分层分类教学,并积极探索不同层次学生的课堂学习模式:①资优生:实现创造性地学习。课堂模式:自立目标——尝试自学——互动解疑——发散练习——反馈补救;②中等生:实现选择性地学习。课堂模式:认知目标——尝试自学——质疑解疑——巩固练习。③学困生:实现主动性地学习。课堂模式:认定目标——引导自学——个别指导——反馈练习——巩固加强。

    四、创建工作安排

    1.组建领导小组。

    组长:副校长王伟

    组员:教务主任王海生、教科室主任章新阳、教务副主任方丽娟

    2.制定创建方案。

    3.形成系列课题,开展课题研究。

    4.形成研究成果,宣传推广成果。

    五、创建保障措施、机制建设

    1.组织保障:形成以翁向明校长为核心的科研团队,并广泛吸收素质一流、勇于创新的各科一线教师积极参与。

    2.资金保障:学校专门从公用经费中拨出专项资金,用于教师培训、设备购买、书籍资料征订等。

    3.考核奖励:学校将建立相关考核机制,对作出成果的教师给予相应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六、有关印证资料

    1.建立档案袋,对研究过程中的资料进行累积;

    2.相关论文或课题成果;

    3.优秀课例及教学设计汇编;

    4.优秀课例及教学视频。

来源:杭州市教育局    编辑:胡晨曦    
     
 
 

总策划:陈秋兴    监制:汤一鹏 应伟东 黄金树

编辑:赵群、胡晨曦、陈笛、潘露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