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育频道>杭州市“美丽学校”创建行动>
     
富阳市第二中学“美丽学校”创建方案
2014-12-08 16:17:46杭州网

    


  为推进美丽校园建没,促进学校生态发展、特色发展,提升办学品位,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根据《富阳市“美丽学校”建设实施意见》的要求,特制订本方案。


    一、创建背景


    富阳二中是一所“平民”学校,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和工薪阶层,生源集中在全市中考成绩1100至2000名之间,属二类生源。一直以来,我们都在思考如何推进“美丽校园”建设,全方位提高办学水平,给富阳百姓提供最优质的教育资源。为此,学校以“惟德惟才,至善至美”为校训,以“博览精思,崇德力行”为校风,以“敬业、爱岗、奉献”为教风,以“勤奋、向上、文明”为学风,以实施“以人为本,积极互动,创造生成,民主平等”的对话教学为特色,积极创建“美丽校园”,并基本形成了“环境雅致、安全舒适、制度健全、管理精细、师生和谐、质量优良”的具有二中特色的“美丽校园”。


    然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2014年学校与时俱进地提出了以“生态发展、本色最优发展”为核心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和培养目标。这一理念和目标的提出,既丰富了富阳二中“美丽校园”建设的内涵,也对“美丽校园”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实现学校的“生态发展”和学生的“本色最优发展”,打造“美丽课堂”和培育“美丽学生”就成了学校新一轮“美丽校园”建设的重中之重。


    二、创建目标


    全面打造“和谐对话、高效生成、创造成长”的“美丽课堂”,精心培育“心灵高尚、基础扎实、能力卓越、自主自强、个性多样”的“美丽学生”,进一步提升富阳二中“美丽校园”建设品位,力争三年内把富阳二中办成一所“最美”的省特色示范高中。


    三、创建安排


    (一)打造“美丽课堂”

    1.加强理论研究,提升对“美丽课堂”的认识


    课堂是一块多姿多彩的园地,课堂教学是一门复杂的艺术,因而对课堂和课堂教学的认识也是流派纷呈,理论多样,那么,怎样的课堂才是我们所追求的“美丽课堂”呢,或者说“美丽课堂”不管其外在表现形式如何繁杂,总该有些大家公认的表现吧。为此,学校要在教务处的统一管理、引领下,加强理论研究,努力形成共识,把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的“美丽课堂”落到实处。为此,我们将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精心组织学习“在对话中走向发展”这一课题思想,进一步落实对话教学理念


    “对话教学”是我校大力推广的教育教学理论,也是我校“美丽课堂”建设的理论基础。为此,我们有必要重温这一思想,将对话进行到底。“对话”的本质是激励、唤醒、交流、碰撞和生成,因而只有“对话”才能给课堂注入活力,才能让课堂“美”起来。


    (2)每年举办一次“名师大讲坛”,邀请各地名师来校讲学


    受视野的限制,我们对“美丽课堂”的认识往往是狭隘、粗糙而不成熟的;而名师正可以用他们广博的知识、新颖独到的眼光和丰富精彩的教学经验给我们以启迪。为此,学校将结合90学时培训有计划地或集中或分散地举办“名师大讲坛”,并且利用教育集团的力量,与场口中学合作办好这一项目。


    (3)以“二中教育发展论坛”为阵地,定期开展教学研讨


    “二中教育发展论坛”是学校一直在精心培育的一块教学研究阵地,它的举办,加强了各教研组的联系和交流,也为各组培养人才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学校将以“美丽课堂”的主题,定期举办“发展论坛”,广泛听取有关“美丽课堂”的实践经验、理性思考、存在问题等等,为下一步更好地推动“美丽课堂”建设提供富有针对性的指导。


    2.加强实践研究,切实打造“美丽课堂”


    (1)“围绕美丽课堂”,开好四类公开课


    ○1每周的备课组公开课○2每月的大组公开课○3教务处安排的“录播课”○4学校安排的“调研课”。要求公开课有教案、有评课重点、有课后反思。


    (2)制定计划,优化集体备课


    在教务处统筹之下,每个备课组要制定集体备课的计划,确定每次备课的主讲人、备课重点,主讲人要准备好集体备材料,并在集体讨论后整理好备课成果。


    (3)定期走出去,加强与名校的横向交流


    教务处制定好每学期对外交流计划,确定交流对象、交流内容;精心组织每学年一次的、以备课组为单位的外出教研活动。


    (4)以教研组为单位,构建学科课堂模式


    根据学科特点和学校“美丽课堂”建设要求,教研组积极组织本学科老师,构建不同课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如语文组,要求构建不同阅读课型的教学模式和不同写作课型的教学模式;数学组则要求构建概念课、习题课、试卷讲评课等教学模式。


    3.加强课堂教学调查,听取学生的课堂需求


    (1)以教务处、年级组为龙头,每月举行有关学科教学的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有关“美丽课堂”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2)制定科学合理的“美丽课堂”调查量表,认真组织期中、期末两次书面的课堂教学调查。


    4.围绕“生态樟”课程体系,重点构建选修课的“美丽课堂”


    我校“生态樟”课程体系以“两个层次、十大目标、二十课程群”为基本框架,“两个层次”为“厚基础”和“强发展”,其中“厚基础”层次有八大课程群,是国家课程的校本化课程,确保国家课程的落实和达成,是课程体系的核心;“强发展”层次有十二大课程群,分学科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和学科兴趣拓展类选修课程,体现学校人才培养特点,是课程体系的特色。


    基于这样的课程体系,我校“美丽课堂”建设不仅要建好国家课程校本化课程,即必修课的“美丽课堂”,更要建好各类选修课程的“美丽课堂”,并且要以选修课“美丽课堂”建设为突破口,打造有特色、有品牌的选修课堂。为此,努力做好三点:


    (1)以学科组为阵地,重点培育一批杭州市级、浙江省级选修课;


    (2)各学科组要加强三类选修课课堂模式(活动类选修课、研究类选修课、讲座类选修课)研究;


    (3)教务处要积极开展有关选修课的调研工作,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引导。


    (二)培育“美丽学生”


    1.以“融爱”文化课程为依托,培育心灵高尚的“美丽学生”


    为培育“美丽学生”,近几年来,学校致力于“融爱文化”建设,并构建了富有特色的“融爱”文化课程(其内容有三部分:校园文化课程、师德文化课程和“融爱”活动课程),积极培育能够“理解爱、交流爱、感恩爱、奉献爱”的“美丽学生”。


    (1)在校园文化课程建设中唤醒“爱”


    ○1进一步美化校园自然环境,唤醒学生热爱学校、热爱生活、关心周围的美好心理。


    ○2加强学校精神文化的建设和宣传,激发传承学校优良传统的热情。


    学校精神文化是一个学校的“灵魂”,也是“美丽学生”的灵魂,为此,要做好四个方面工作:


    第一,开发利用“校史陈列室”教育功能,并以此为课堂,让学生了解学校发展历史和蕴涵的文化底蕴,自觉传承学校“博览精思,求真务实;唯德唯才,至善至美”的优良传统。


    第二,以宣传栏、校报为阵地,大力宣传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宗旨、办学目标和校风建设,彰显学校个性发展特色,并通过研讨、演讲、征文等多种形式使之为全校为学生所认同、接受,让学生受到学校精神文化的激励和熏染。


    第三,加强“墙体文化”建设,选择与学校培育目标相契合的图片、标语,让每面墙都成为不说话的老师,让学生在墙体文化的熏染中,涵养性情,提升思想道德素养。


    第四,遵循“和而不同”的原则,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彰显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让每个班级的学生都得到生态化发展、个性化成长。引领学生参与到班级文化建设中来,让学生在参与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获得融入班级的积极体验和热爱他人、热爱班级的美好情感。


    ○3构建校园传媒环境,激发学生关心并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人翁情感


    利用校园广播,每天播放校园节目,宣传国家大事、校内新人新事以及学习、生活知识;利用校报、校园网等,为学生的自我展示搭建平台;拓展校园传媒的功能,积极传播学生创作的优秀作品,并让学生积极参与编辑、制作,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广阔舞台,从而激发其学校主人翁情感。


    (2)在师德文化课程建设中培育学生理解爱


    ○1建立教师表彰制度,积极宣传“博学精思、阳光进取、严爱相济、善于沟通”的现代教师形象,大力表彰各类先进教师,让教师真正成为学生亲近、模仿、爱戴的榜样,从而理解教师的辛勤付出和不同于父母却胜似父母的那份特殊的爱。


    ○2建立教师参与学生活动制度,鼓励并要求教师积极参与学生活动,如晨会、跑操、文体活动、班队活动、家长会、开学典礼、成人仪式、休业式等等,教师用自己的陪伴、参与,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走进学生的内心,使教师不仅仅成为学生学业的导师,更让教师成为学生人生的导师。


    ○3建立业务进修制度,积极为教师创造业务进修条件,鼓励教师参与各种业务进修,全面提升专业素养,让教师用自己过硬的专业素养和人格魅力赢得学生的认可和信任。


    (3)在“融爱”活动课程中培育学生交流爱、奉献爱、升华爱


    ○1在“融爱”班队课程中交流爱


    学校确定每周一下午第九节课为“融爱”班队活动课,其目标为师生、生生间交流“爱”提供平台,借助这样的活动,激发学生爱自己、爱同学、爱老师、爱班级的美好情感。为了上好这堂课,我们要做好三方面工作:

    第一,围绕“高一抓行为规范、高二抓成人责任、高三抓立志成长”的德育目标,每个班级制定好学年融爱班队活动的主题,使班队活动系列化、课程化。


    第二,班主任做好每周的班队活动的预案,并上报年级组备案。


    第三,班队活动结束后,班级学生要写好活动体会,班主任要写好活动总结,并上报年级组备案。


    ○2在“融爱”联通课程中奉献爱


    “联通”主要指家校联通、学校与社会联通、师生之间的联通,通过建设“融爱”联通课程,让学生在联通过程中,感受来自父母、社会、老师的关爱。为此,我们将继续做好三项工作:


    第一,利用现代科技,加强家校联系。如利用“家校通”短信平台向家长发送关于教育、人生的短信,让家长更多的了解学校的教育观,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方法,最终实现美丽学生的愿望。又如以班级为单位建立QQ群,使之成为任课老师、家长和学生轻松交流的平台,让学生感爱老师和家长的关心和期待,进而奉献自己的爱。


    第二,推进“百名教师进千家”活动,举办好一学期两次家长会,传递学校、老师对学生和学生家庭的期待和关爱,进而引发学生的进取之心和感恩之心。


    第三,推进“扶贫助学”活动,办好“远大奖学金”的发放与表彰活动,传递社会的关爱,培育学生社会责任感和感恩社会、回报社会的意识。


    ○3在“融爱”实践课程中升华爱


    “融爱”实践课程旨在让学生参与到“融爱”实践中,在践行“融爱”活动中,体验享受爱、付出爱的快乐与幸福,从而培育自己博大的胸怀、高尚的心灵。学校“融爱”实践课程以“爱生节”“感恩节”为平台,继续推进以下活动:师生和生生结对帮教、我为老班过个节、撰写“爱生卡”“感恩卡”备课组“五个一”活动、班级文化秀、寝室文化秀。


    2.以奠基课程为平台,培育基础扎实、勤奋务实的“美丽学生”


    学校“奠基课程”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身心素养、道德素养、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艺术素养为为核心,以培育“基础扎勤奋务实”的“美丽学生”为目标。其中“身心素养”依托体育健康课程和心理健康课程,厚“身心之基”,培育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理;“道德素养”以“融爱教育”为载体,厚“道德之基”,培养健全的人格和以“爱”为内核、符合时代要求的道德品质;“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则分别根基于国家必修课程中的语言文学课程、人文社会课程、体育艺术课程和国家必修课程中的科学课程、技术课程,这两种素养重在厚“文化之基”;“艺术素养”则主要以音体美、语文等校本化国家课程为依托,通过传授艺术知识、参与艺术实践,培养学生热爱艺术的品质,夯实欣赏艺术、创作艺术所必备的基本素养。


    奠基课程培育了学生强健体魄、健全心理、优秀的品质、高尚的品德和扎实的文化知识、文化素养,也为学校培育“美丽学生”奠定了基础。在具体实施上,与“美丽课堂”建设联通进行。


    3.以“发展课程”为平台,培育能力卓越、个性多样的“美丽学生”


    “发展课程”即拓展类选修课程,它以自主选择为手段,以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多元发展为核心,以“强能力,重发展”、培育“能力卓越、个性多样”的“美丽学生”为目标。在具体实施上,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尊本色


    学生本色发展是学校的办学目标,“发展课程”非常重视对学生兴趣爱好、潜能特长的个性化引导,为满足学生个性化需要,课程构建充分保证门类丰富、内容多彩、实施形态多途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多样、评价多元,让每位学生在有课选、选好课的前提下,个性得到充分的释放,生命获得最优化发展。


    (2)强发展


    学生的发展是课程建设的生命力。“奠基课程”强身心、立德启智,着眼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既重视学生基本素质、基础学力的培养,也关注学生多元智能和创造力的开发。在教学中,通过改革教与学的关系,谋求“高效课堂,有效教学”,让学生成为身心素质过硬、道德素养过硬、基础知识踏实、思维方式优化、运用能力突出的人,为学生的更好发展奠基。“发展课程”谋求学生本色发展,如职业技能课程谋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接受一定的创业教育,了解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方向,培养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运动技能课程谋求学生熟练掌握一种终身受益的运动项目;人生规划课程让学生清醒认识自我、明确人生方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精神境界,使学生思想日渐成熟;课题研究课程旨在提高学生探究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谋求更高层次的发展。


    (3)显特色


    基于学校生源特点和地域资源特征,“发展课程”力争体现二中特色和富阳特色。从人才培养角度看,我校主要培养现代企事业单位所需要的各类人才、自主创业人才。从地域资源分析,富阳山水甲天下,人文资源丰富,有东吴大帝孙权、晚唐诗人罗隐、元代画家黄公望、清代父子宰相董邦达与董诰、现代文豪郁达夫、茅盾文家奖获得者麦家等等。制造业发达,经济有活力,综合发展指数列全国发达县(市)第30位,拥有“国家光纤光缆产业园”、“中国白板纸基地”、“中国球拍之乡”三大品牌产业,被评为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十强县(市);文化产业、生态农业欣欣向荣,曾荣获“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基地”,“运动休闲”品牌日益响亮。所以我们在“发展课程”建设方面,将立足于本校实际和本地资源,大力培养适应时代和本地经济文化发展需求的多样化人才。


    四、实施与步骤


    第一阶段(2014年11月):宣传启动


    1.宣传发动,营造氛围,组织学习,统一思想,制定学校层面的实施方案;


    2.成立领导小组,明确分工,根据学校的实施方案,相关处室制定出本部门的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2014年12月-2015年2月):具体实施


    1.以“教务处-教研组-备课组”为核心,根据“美丽课堂”实施方案,开展各项专题活动;


    2.以“德育处-年级组-备课组” 为核心,根据“美丽学生”实施方案,开展各项专题活动。


    第三阶段(2015年2月底):总结提高


    在本学结束前,组织各部门负责人,整理各类实施材料,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制定整改措施,修改活动方案,确定下学期工作重点,逐步形成长效机制。


    第四阶段(2015年3月):表彰奖励


    下学期开学初,学校对建设活动进行总结,对成效突出的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对工作不力者进行诫勉谈话。整理各类文字、图片资料,归档保管。


    五、创建措施


    1.加强领导,制定方案


    成立“美丽学校”建设领导小组,加强对活动的组织领导,并科学制定实施方案。领导机构如下:


    组 长:林日青(校长兼书记)


    副组长:徐江培(党支部副书记)、沈小忠(副校长)、羊金浩(副校长)、周玉明(副校长)、孙良杰(副校长)


    成 员:各中层干部、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


    其中,周玉明副校长主管“美丽课堂”建设,孙良杰副校长主管“美丽学生”建设。


    2.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充分利用校园网、微信平台及宣传栏、电子屏等载体,加强舆论引导,形成校内外各方力量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美丽学校”建设的浓厚氛围,提高全校师生对建设“美丽学校”目的、意义的认识;及时宣传报道“美丽学校”建设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


    3.征求意见,查找问题


    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提高建设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明确责任,加强督查


    建立 “美丽学校”建设工作责任制度,将建设活动具体分解到各个部门和个人;建立活动督查机制,确保各项活动顺利、有序地开展并取得积极成效。


    5.及时总结,巩固深化


    学校将定期和不定期召开建设活动小组工作会议,对建设活动进行阶段性小结,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建设工作安排,表彰、奖励在建设活动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宣传建设活动中涌现出的典型事例和先进事迹,探索建立活动的长效机制,将建设活动不断引向深入。

来源:杭州市教育局    编辑:胡晨曦    
     
 
 

总策划:陈秋兴    监制:汤一鹏 应伟东 黄金树

编辑:赵群、胡晨曦、陈笛、潘露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