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育频道>杭州市“美丽学校”创建行动>重点培育学校>
     
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美丽学校”创建方案
2014-12-08 11:57:33杭州网

    

  根据中共杭州市委《“美丽杭州”建设实施纲要(2013—2020年)》、《“美丽杭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杭州市教育局《“美丽学校” 建设实施意见》和西湖区“美丽学校”建设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以开放性、特色型、整合性和发展性为原则,结合我集团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创建背景

    1、集团规模庞大

    集团由五所学校构成,分别是:一所名校(杭十三中),一所新优质初中(丰潭中学),一所新成立的优质公办初中(嘉绿苑中学),一所正在筹建中的现代化学校(文溪中学),组成了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西湖区公办教育集团中的“航空母舰”。

    2、发展历史较长

    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成立于2004年4月,2011年民办公益中学从集团派生出来成为一所优秀的民办初中,2013年4月教育局正式下批文成立一所高起点的公办初中——嘉绿苑中学。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始终将促进教育公平,促进区域教育事业均衡发展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2011年我集团又与杭州市周浦中学建立城乡共同体,通过名校集团化办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在区域内的覆盖;丰富公共教育资源;使弱势群体也能分享优质教育资源。

    2011年2月,集团制定了《杭州十三中教育集团2011~2015年发展规划》, 在五年规划中,集团将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将集团的“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植根于深厚的教育集团文化中,使“团结、和谐、宽容、大气”的集团文化进一步发展和积淀;回归教育的本源,把培养人放在第一位,面向未来,使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改变、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培养新一代社会公民;以省级立项重点规划课题《按孩子的想像构建现代学校》引领,构建一所围绕孩子的想象,适应学生的发展的现代新型学校;完善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为核心的教师队伍建设,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的课程建设,以提升和谐为核心的教育集团价值文化建设,以提升教师幸福指数为核心的“教工之家”、后勤服务建设。最大限度地促进教师、学生和集团的可持续发展,把集团建设成一所现代教育集团。

    3、成员学校情况

    杭州第十三中学是原属省一级重点中学----杭州师范学院附属中学,2000年由杭州市初中、高中分离而来,办学历史较长,硬件设施良好,师资水平较高,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得到社会和家长的广泛认可,社会知名度很高。

    杭州丰潭中学坐落于丰潭路古荡小区内,创办于1996年9月,原系杭州市教委所设的古荡配套中学。学校努力构建“学风浓厚、文明健康、积极向上、个性鲜明”的校园文化,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熏陶,让学生在各方面得到发展。因此,学校教育教学成果显著,办学成绩和社会效益得到了广大学生、家长的支持和社会各界的认可。

    杭州市嘉绿苑中学成立于2013年7月。原成立于1995年5月的公益中学,是一所浙江省优秀特色民办学校,其搬迁以后,原校址由集团接管成立一所新的公办初中,2013年起开始招生。现有七、八年级共16个班级,师生共600余人,办学成绩和社会效益已经初见成果,受到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的认可。

    杭州市文二西路中学是西湖区教育局管属的一所初级中学,规模建设24班,总建筑面积28314㎡(38苗),总投资约14039万元。计划将其建成信息化设施完备、具有书香气息的现代化优质公办初中,为当地的老百姓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为西湖区基础教育作出贡献。

    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下属的成员学校,都有自己独立的校园,各个校园环境优雅,都拥有体育馆、250米或300米标准塑胶跑道操场、200m2的运动软区,教学楼、实验楼、行政综合楼、生活综合楼一应俱全,教具、教学设备设施先进、整洁完好,语音设备、双向闭路电视系统和校园网络齐备,图书馆和食堂实现IC卡微机管理系统,电子阅览室、电脑室、课件制作室一应俱全,可举行大型教研活动的多媒体教室共有8个,学校教学设施按一类重点中学标准配备,是一个现代化设施完备、办学效益和办学水平先进的杭州市规模最大的初中教育集团。

    4、前期成果基础

    (1)起步早、起点高

    自2002年第一轮课改起,集团就不断地探索教育教学的改革之路。2011年以“按孩子的想象构建现代学校”这一省级课题研究为载体,正式步入第二轮课改的行列。2012年5月,丰潭与周浦中学正式挂牌成为西湖区第一批课改实验学校。2013年9月十三中和嘉绿苑中学也挂牌成为区第二批课改实验学校。2012年起,集团共进行五次围绕课改研究的学术节,有教师的课堂展示、微课评比、学术论坛等活动。还有师生访谈调查,学校收集调查的信息和数据,并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实践中具体的问题,对现阶段的课改实践和研究进行反思,再调整策略继续实践。

    (2)已初步获得同行及社会的认可

    集团在“学为中心、以学定教”的课堂教学改革、教学过程评价制度的改革、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研究方面都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并获得了专家及同行们的认可。2012—2013年前来集团交流考察的外地学校有近2000余所,已在省市内外颇具影响力。就2012学年集团在省市区立项的课题有106个,2013学年立项课题达70余个;课题成果获奖数36个;教师相关获奖70余人;还有基于课改研究的《孩子创造学校》、《孩子心目中的社团》等专著出版;更有《中国教育报》、《浙江教育信息报》、《教学月刊》等知名报刊杂志报道我校的课改成果。集团“按孩子的想象构建现代学校”的省级重点规划课题成果获得浙江省课题成果评比一等奖;集团“自主合作课堂实践”课题成果获得杭州市课题成果评比一等奖。

    (3)师生变化呈现

    2013年10月集团课改行进了两年之际,我们发放了调查问卷,分别对学生和老师在理念转变、行为改变、推进程度、意见建议等方面做了细致的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①学生的学习状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学习状态包括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参与度、兴趣等方面的非智力因素,学习状态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习的效率。通过调查发现,在小组合作学习推行后,大多数学生在学习状态上往良性的方向发展。敢于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看法,乐于跟同学分享交流,集体荣誉感和个人使命感增强。

    ②小组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得到学生们的认可。

    小组合作意识已经深入学生的意识,合作学习已经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学习行为。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是学生真正需要的。

    ③在课改过程中,老师们在课堂教学形式、工作和生活态度方面有了变化。

    ④老师们普遍认同教学过程性评价和导学案的运用,充分认识到它们的价值。

    ⑤教师的学生观、评价观和教学观发生了明显的转变。

    二、创建目标及内容

    1.总体目标:“五美共举、系统推进”

    所谓“五美”是指“美丽校园”、“美丽课堂”、“美丽班级”、“美丽教师”、“美丽学生”。我们充分认识到这“五美”虽然是看似独立的五个方面,其实是学校建设这一系统性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五个组成部分。“校园、班级、课堂、教师和学生”分别指的是学校建设中的环境、组织、活动和人等因素,“美丽”的含义既有外在形式上的“美”,更重要的是内涵的丰富。因此,集团将系统推进创建举措,实现“五美共举”。

    2.具体内容:“五点一面、以点带面”

    “五美共举”并非“五美并举”,集团计划以美丽课堂建设为重点,以以点带面的创建方式,带动集团各校区各个层面的工作,形成集团整体的、系统性的美丽学校的建设。“美丽课堂”即:“生本、开放、高效”,体现各学科特质的自主合作式现代课堂。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可以自主预学、合作探究、相互评价;老师们在这样的课堂中充分地挖掘学科的特质,发挥自身的教学风格,指导学生学习的同时进行点拨与提升,组织各种各样学生喜欢的合作活动。在这样的课堂中,师生都能实现深度的愉悦。这就是我们想要去实现的美丽课堂!

    但是,要实现这样的生本、开放、高效的课堂,只有关注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是不够的。学生的合作、民主的课堂组织形式需要规范、民主、向上的班级文化来支撑,学生在课堂上的规范需要整个公民教育的德育体系来维系(美丽班级建设)。体现学科特质和教师个性特点的美丽课堂教学的设计又需要校本课程开发的深化,更离不开教师专业发展体系的改革(美丽教师培养)。而美丽课堂、美丽校园的建设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美丽学生的培养)。因此,我们深知“美丽学校”的创建是一个系统工程,点引起思考,必然会带来面的变化,从而形成多个点的变化和发展,最终形成整体的发展和繁荣。

    3. 形成一系列物化与非物化成果材料

    三、创建原则

    1.传承与创新并举

    我集团从建立之初到现今,在学校管理、文化建设、师生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好的思路和做法我们将继续传承,并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比如:集团“团结、和谐、宽容、大气”的校园文化将是我们始终如一去坚持的。同时,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有所创新,比如: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发展、班级管理的小组化建设、对学生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对教师张扬个性化的激励等。

    2.形式与内涵兼顾

    “美丽”一词既有外在形式层面上的“美”,更有内涵层面的“美”,其内涵较为丰富。集团从顶层设计出发,首先层层剖析“美”的涵义,从理念引导出发,先改变形式,逐步提升内涵。

    3.共性与个性兼修

    (1)杭十三中作为集团的龙头校区,一直“敢为人先”,在课堂教学改革、文化引领、课程开发等方面走在同类学校的前列。计划通过美丽学校建设,能够更加凸显十三中的管理层、教师团体以及学生团队的“先进性”这一特点。能够将保持这种先进性的学校管理机制、师资培养机制、课堂教学机制和学生发展机制进行提炼总结,并形成相对独有的、稳定的办学特色。

    (2)丰潭中学作为正处于良好发展势头的新优质学校,在集团文化引领下,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课堂教学改革和社团发展方面都有着显著的发展。从学校的管理和师生的培养过程中可以看到他们最大的特色就是“脚踏实地”。美丽课堂的创建过程中,也最大化地发挥其“实”之特色,形成符合丰潭中学生源和师资特点的美丽课堂。

    (3)嘉绿苑中学作为一所新生公办初中,因其在生源和师资方面与总校联系紧密,又加上集团化线性管理的模式,使得学校发展的起点较高。再根据其办学规模、环境以及生源状况,小班化教学和动态分层教育是其突出的特点。无论是在学生的自主管理、社团课程化建设、体现学科特质的自主合作课堂研究等方面都凸显一个“精”字。既注重师生团队的培养,又充分关注师生个体的个性特点,围绕美丽课堂建设的点,将学校的全员德育、小组文化建设、社团课程化建设、教师校本教研等方面都做精做强。

    四、推进系统

    1.组织机制

    将集团的校级领导、中层干部和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班主任、备课组长都纳入到美丽学校创建的领导组和工作组中。因为我们深知任何的改革不可能只靠个别人在摇旗呐喊,需要各层面、各部门的相互配合、彼此激励才能获得成效。

    同时,每两个班的任课老师及班主任形成一个小团队,针对这两个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研讨和交流。创建领导小组的成员被分配到各个团队,每人负责监督和指导两个班级的美丽班级创建实施情况。学校不给出固定的创建模式,而是从创建行动小组中,自己创新和研究出适合这两个班级的最佳创建模式和经验。然后组间进行交流和归类,最终形成学校的经验。

    美丽课堂建设由分管教学校长、教导主任和教研组长来组织和协调,对学科教学改革方面进行引领、监督和指导;德育线由分管德育校长、学生处主任和年级组长来管理和监督,对班级管理、小组文化建设方面进行指导和统领。同时,又把美丽班级、美丽小组建设的任务下放到每个教师,设立德育导师制,让每个老师负责一至两个小组,共同培训、共同体验、共同反思、共同评价。

    2.培训机制

    (1)专家引领——“请进来、走出去”,提升教师的理念

    集团每个学期邀请两个以上专家针对美丽学校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题讲座。集团还借助上级教研部门的力量开展各种团体培训活动,同时也鼓励教师外出参加学习交流,无论是“请进来”还是“走出去”,都为学校的建设工作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老师们也从中获得了专业素质的提升。在建设过程中,这样的活动将会不断地开展,以促进教师个体与群体理念的转变,教学方式方法的提高,专业素养的发展。

    (2)团体研讨——先行者带动后进者,团队充分交流合作

    集团也策划一系列分群体的小型研讨交流活动。有两个班为单位的各学科教师团队对小组文化建设方面的研讨;有以学科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的针对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研究活动;班主任团体关于小组文化建设方面的培训交流活动;更有以课题研究为载体的主题式研讨活动;根据教师不同年龄层规划和开展的“起航、远航、领航”三航工程。这种论坛形式,不请权威专家,主要是让教师相互间得到充分的交流,从而在交流中分享知识与经验,实现同伴互助、共同提高。

    (3)名师领衔——教师分层推动,本土名师展风采

    集团还建立了一大批名师、班主任首席教师工作室,并推选了一批学科带头人,这些骨干教师在理念的转变和行动的推进方面都走在了前面,集团让先行者带动后进者,允许教师改革过程中发展程度有差异。在各种小团体研讨活动中,集团本土的名师、首席教师和带头人们起到了专家的作用,引领着这个团体的所有人一步步地向前迈进。

    学校每学期举行的不同主题的学术节,让先行者们在活动中获得展示自己的机会,其他老师们也可以通过观摩、研讨和反思不断地提升自己,每一届学术节、每一次活动都能涌现出一批新鲜的建设力量,这些力量在教师群体中不断扩散,最终形成集团教师群体整体的繁荣。

    3.激励机制

    (1)美丽教师的培养与评价

    为了进一步深化创建工作;加快教师发展步伐,建设高质量的师资队伍,集团在推进名师工程、“三航工程”的同时,在创建的每个阶段开展教师“美丽教师”、“星级教师”的评选活动。由各教研组牵头对照评选标准,采取听课、评课等形式对参评教师进行考核。评选结果将公示并隆重颁奖。评比不是最终的目的,重要的是评比的过程,教室们在相互听课评课、班级在相互观摩和评比中,相互取长补短,不断对照美丽学校建设标准,不断完善自己。

    (2)美丽学生的鼓励和评价

    合理及时评价能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有助于树立集体荣誉感,增强小组凝聚力,是促进合作小组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评价奖项分为星级学生和美丽学生两个层次。星级学生包括:课改五星(参与之星、展示之星、点评之星、勤奋之星、进步之星);两优(优秀小组);社团之星;服务之星等。在星级学生的基础上再评出“美丽学生”。评比要求公平公正,有自荐和推荐产生候选人,再公开选举,再由学校通过网络、展板进行公布和宣传。同样的,每次评比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在自评、推荐、互评和表彰的整个评价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评价、不断提高。

    五、行动载体

    1.美丽课堂——以课堂文化建设为载体

    (1)以导学案的编制、微课制作为载体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前提是学生学会自主预学,教师善于预学指导。“导学案”就成为了重要的载体,导学案编制的研究也贯穿于整个课改过程之中。在老师们形成统一的认识前提下,即大部分教师已经认可学生先学、教师导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基础上,集团前期推行了使用纸质的导学案。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师生反映出导学案多习题式、导思方面做得不够等问题,我们又逐步推行了问题式导学案;再实践中,师生又提出用纸量的问题,学校又进行了改进,提出了用微课代替部分纸质导学案,开发多样导学方式等举措。“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始终是我们研究导学的目的,在实证调查和不断反思中,我们一直朝统一的方向发展。

    集团将进一步以校园数字化和信息化为支撑,积极探索与实践翻转课堂、微课、云视窗等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继续深入推进美丽学校建设,提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拓展教育教学的时空。通过建立先进的课堂教学交互系统,充分挖掘课堂中学生学习效力的提升,通过交互式数字化平台的建设与升级,更好地实现教学中与学生进行交互教学与学习模式,对提出问题及时进行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对学习上需要帮助的个别学生进行单独指导,组织学生相互协作,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效果。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利用取之不尽的数字信息资源,主动地搜集信息,不断扩展对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教师间也可更方便地分享成果、沟通交流。

    (2)课堂范式的研究

    我们倡导的导学课堂内含五大元素,即先学后教、小组合作、展示交流、及时评价和团队归属。基于知识性学习素养、学习能力的培养,实现从学会到会学、进而创学的飞跃,同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收获体验、学会在合作中的交往、共享。

    基本学习方式就是自主、合作、探究。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发展学生,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动”起来。实施路径可以概括为课中三段以及相应反馈,即自学及反馈、组学及反馈、展学及反馈。对自学的要求是“自学要充分”;对展示的要求是“展错是要点”;对反馈的要求的“反馈要及时”。

    自学要充分:是指自学要保证在有限时间内,围绕学习目标,根据个体情况,分层尽量能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对于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也要有所体悟、认识。

    展错是要点:是指每个人自学之后要提出一个问题,以小组为单位的小展示集中探讨解决,教师集中挖掘学生的共性问题,开发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交全班交流解决。简而言之,个别不会主动去问,小组不会请教全班。会的一律不讲。

    反馈要及时:是指教师的捕捉要敏锐、追问要精准、即时评价要恰如其分。

    不同的教师要求不同。犹如开车,初学者根据操作方式,中规中矩,孰能生巧后游刃有余。课堂范式也是如此,名师鉴于对教学理念的深刻领悟和高超的课堂调控能力,走出符合个性的导学课堂范式。骨干教师在框架内结合不同课型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年轻教师则按课堂基本流程循规蹈矩,从理性到悟性。

    2.美丽班级——以学习共同体文化建设为载体

    合作学习小组建设是美丽班级建设的重要载体。学习小组是以班级内异质分组为基本形式的学习共同体。旨在促进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小组内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共同实现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整体成绩为评价和激励依据,全面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个性和谐发展的学习创新型组织。

    促进合作学习小组发展的五个阶段,即:①促进小组成员相互包容,心理上彼此接受;②建立规章制度;③确立共同的影响力和合作关系;④追求个人目标和学业目标;⑤合作学习小组的更新改进,全方位地进行学生合作小组建设,教导学生如何进行合作,如何组织合作学习,如何促进组员的学习积极性,如何提高组长的工作能力等。

    (1)定期召开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交流会,提供小组组建的方法建议,即:小组划分依据、分组办法等,针对典型、有效做法进行交流。学校学生处和教学处听取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关于小组建设方面遇到的问题和建设性解决策略,进行整理汇总,然后推广经验。

    (2)开展学生培训活动,尤其是学习小组组长培训,改变课堂教学。明确组长的职责,开设组长培训课程;定期召开小组长例会,了解他们一周来在思想上、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困难并及时予以解决;给组长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的,创造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培养学科组长,在某些学科上让成绩优秀的同学担任学科组长;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更多学生愿意成为组长。

    (3)通过班级软硬件的完善,促进小组文化的建设。由组长组织本组成员讨论酝酿制定有特色的组名、组训、口号、组徽等,并制成标志牌,激励小组的每一个成员,甚至可以有组歌。组长组织本组成员根据班规制定组规,从自学、讨论、展示、完成导演案情况,自主学习的纪律及学习目标的达成等方面制定出基本规范要求,确保每个同学都能明确每个学习环节的具体做法。每周组织一次小组活动,如开组会、座谈、游戏等,和谐组员之间的关系,增强小组的凝聚力,促进内同学的相互了解和团结合作,形成团结向上、勤于钻研积极进取的组风。

    3.美丽校园——以“和”文化建设为载体

    文化建设是美丽学校建设的核心,营造与之相匹配的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小组文化、个人文化,是美丽学校创建成功的关键,也是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校园文化不应该仅仅在墙上,他体现的不仅仅是校长的意志,他更应该满足学生的需求,校园文化不是设计师设计出来的,他应该是师生共同营造出来的。我集团的文化围绕“团结、和谐、宽容、大气”八个字,其中“和”为中心字,校园的文化以“和”来渗透和贯穿。

    让每一个角落都能说话,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是我校校园文化的理念追求。从学校文化、班级文化、小组文化、学生个体文化,层层延续,使“和”文化在传承和深化中发展,像阳光一样洒向行进中的所有教师和学生。

    4. 美丽教师——以“易”文化建设为载体

    以易经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文化作为师德建设的主抓手,培育崇文尚义的价值文化。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乾坤人生来激励和规划教师的职业生涯。根据教师不同年龄层规划和开展的“起航、远航、领航”三航工程。

    集团还建立一大批名师、班主任首席教师工作室,并推选一批学科带头人,这些骨干教师在理念的转变和行动的推进方面都走在了前面,集团让先行者带动后进者,允许教师建设过程中发展程度有差异。在各种小团体研讨活动中,集团本土的名师、首席教师和带头人们起到了专家的作用,引领整个团体一步步地、踏踏实实地向前迈进。

    5.美丽学生——以“鹰”文化建设为载体

    (1)四形并塑:学生公民意识培养

    四形并塑:从“自主课堂、自主活动、自主管理、家校活动”四个方面,塑造现代公民意识,树立良好的新公民形象和现代学生形象。

    ① 在自主课堂中培养新公民“参与+互助”的意识

    教学的本质是交往。我校以小组合作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在课堂上孤军作战或者“师-生”直线关系,建立立体的交互的互助关系,模仿社会形态的的课堂生活,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这是培养公民意识的的途径。

    ② 在社团活动中培养新公民“民主+责任”的意识

    我校“自建•自治•自助•自评”型的新型学生社团,在课程管理上采取学生自助形式,学生可以自主选择选修课程(自助)。不断完善评价制度,实现学生的自我评价(自评),是公民意识实践和内化的有利资源。依托学生社团,培养学生现代公民意识,在社团活动中实施现代公民意识教育。

    ③ 在主题活动中培养新公民“合作+竞争”的意识

    我校目前已经有比较成熟的系列主题活动:“阳光”英语节、心理辅导活动月、社团文化节、民族活动月、科技体育节、绿色阅读节等,我们将挖掘主题活动中公民意识培养的方法和策略,并使之系统化、序列化,探寻主题活动中学生的公民意识培养模式,突出学生的合作性、适度的竞争性,在实践中培养公民意识,塑造学生作为公民的校园(社会)活动形象。

    ④ 在自主管理中培养新公民“规则+监督”的意识

    我校的学校管理将赋予学生自主管理权力,让学生自己构建“管理规则”,并建立“监督”体系,坚持在实践中“尊重人、相信人、依靠人”的理念,依靠学生主体自身的力量进行自我教育和发展,注重发挥学生自主精神,创造潜质和主人翁责任感,鼓励他们自我管理、自我完善,探寻自主常规管理创新模式下公民意识培养的模式、策略和方法,塑造学生作为公民的学校生活形象。

    ⑤ 在家校活动中培养新公民“忠孝+礼仪”的意识

    生活向学校提出的任务变得如此复杂,以致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教育素养,那么不管教育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满的效果。处于一个竞争与合作的时代,处在一个教育信息化的时代,学生的“忠孝与礼仪”的意识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的地位。我们在家校活动中予以培养。

    (2)三鹰精神:改革学生评价体系

    集团设计“雏鹰卡”、“翔鹰卡”、“雄鹰卡”三鹰学生激励制度。三鹰展翅,培育视野宽阔、自强不息、思维敏捷的杰出人才。

    我集团计划制定出一套适合学校生源实际情况,并与杭州市综合素质评定体系相匹配的学生学习过程评价标准。将传统评价标准中忽视的学生学习过程中各种状态的评价重新纳入到学生评价系统中去。各学科教师根据自己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对稳定的具体化细则;在班主任的指导下,把评价标准具体化并融入到班规中。再综合学生学习过程评价标准、操作方法、具体细则、班级规范、反馈方法等内容,创建集团特有的学生学习过程评价系统。

    六、阶段性推进

    1.2014年11月初成立“美丽学校”建设领导小组,制定“美丽学校”创建方案。

    2.2015年度,开展“美丽学校”建设学习宣传讨论活动,美丽校园绿化、数字化和文化。打造100名集团级的美丽教师。1000名美丽学生。

    3.2016年度,形成若干项“美丽学校”重点建设品牌项和品牌案例。继续培育美丽教师和美丽学生。

    4.2017年度,五美共举。在区市省有一定影响的美丽学校。成果汇总。

    七、保障措施

    1.专家引领和组织保障

    我集团从投入课改行列起便不断得到省市区教育局及教育研究部门的关心和指导。无论是课题研究的指导、行动纲领的制定、经验的总结提炼,都得到了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研究部门的帮助。这些专家的帮助为我们的课改提供了丰富的专家资源保障。

    2.制度和经费保障

    学校将制订新的《课堂教学实施建议》和《教学奖励条例》以及其他相应的激励措施,对教师进行正面引导、督促与奖励。学校有西湖区教育局下拨的课改专项资金保证课堂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1.集团新制订的《集团教职工考核加分表》中独立体现课改项目的加分部分,通过这样的绩效考核,使得在工作过程中积极参与课改的教师在绩效方面得到体现。

    2.充足的经费投入学校科研工作

    学校每年专设20-30万元的科研工作专项经费并确保逐年增长,确保科研人员日常工作、外出考察和培训等方面的支出。此外,学校不断加大与教育科研相关的投入,2012年,计划用于订阅教学资料和专业书刊费10多万元。2013年投入15万图书、报刊资料。

    给足课题研究经费。例如,2012年度的浙江省重点课题《基于孩子想象的现代学校的构建实践研究》10万元专项经费。2013年度的浙江省重点课题《新三助:基于自主合作学习的课堂习得范式研究》10万元实践研究经费。区级市级我们也给予足额的经费支持研究。

    给足奖励经费。教育科研成果和教学专题研究论文获奖奖励:

    3.集团文化保障

    集团特有的学习型组织和“兼容并蓄”的学校文化有利于美丽学校创建的有效推进。

    (1)建立全方位、主体性、实践性、个性化教师学习型组织

    集团很多的培训活动都是从教师群体中寻找培训者,因此,老师们既有时是培训者,有时又是被培训者。因此我们创造了这样一个学习型组织,组织中成员都得到发展,都具有直接面对内部或外部复杂情景的能力,能更好地适应发展的环境和变化的需要。

    (2)“理念引领——问题分析——策略建议”式学术支持体系

    既遵循理念先行的原则,用先进的理论指引改革的行进。同时也关注课堂教学模式上、行为上、细节上的变革。比如关注到课堂教学中学生的预习、小组合作、即时评价等形式上的改变,又关注教师学生观、学生学习观的实质上的改变。将美丽学校的创建工作真正落实到学校工作的各种要素和细节。

    (3)关注学生主体性和支持教师的个体化发展同等重要

    汪校长提出了“兼容并蓄”,学校只提理念,没有统一的模式。任何的改革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学生发展的关键是教师的发展,尊重教师的个性,让老师们发挥自身的优势,也是课改的目的。用“兼容并蓄”代替“统一模式”,走出了城市名校版的美丽学校创建之路。

    (4) 浓厚的科研氛围有利于创建工作的深入推进

来源:杭州市教育局    编辑:胡晨曦    
     
 
 

总策划:陈秋兴    监制:汤一鹏 应伟东 黄金树

编辑:赵群、胡晨曦、陈笛、潘露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