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育频道>杭州市“美丽学校”创建行动>
     
杭州求是教育集团
2014-12-08 10:46:51杭州网

    一、打造“美丽教师”背景及意义

    (一)活动背景

    近两年,我们经常听到这个词:“幸福指数”,这是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们衡量社会和谐程度的一个量化标准。经济在增长,幸福在增长吗?在教育教学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只有幸福的老师才是美丽的,我们也在扪心自问

    1:教师,你幸福吗?

    教师幸福离不开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离不开教师对职业和生命的热爱,离不开校内外生活的充实和对生命意义的感悟。当前,困扰我们学校,影响我们教师工作内驱力的,有两大核心问题:一是绩效工资。实行绩效工资,从区域层面来讲,有利于缩小校与校差距,促进教师流动,推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但从单个学校来讲,似乎又回到了以前的大锅饭。而且绩效工资总量一定,又要拉开差距,从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某些老师过多地关注个人利益,这对学校原有的和谐文化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二是岗位设置定编定岗。对我们小学来讲,高级、中级职称比例大幅度下降。就我们学校高级职称比例从原来的15%降到4%,这就意味着硕士毕业的新老师3年定级为小高后,到退休都不一定能聘上小中高。绩效工资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又来了定编定岗。两者叠加在一起,对我们老师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可以说是不小的打击。如果我们的老师没有目标愿景,没有了内驱力,这势必造成教育教学态度和行为的改变。

    面对这样的困境,作为基层学校,必须思考如何结合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省教育厅“美丽教师”建设方案,让我们的老师胸怀崇高的职业理想,保持良好的职业心态,有效增强老师的归属感和忠诚度,提升老师的职业幸福感!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清楚地告诉我们:人有生存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而最高层次就是自我实现的需要。每位老师都有自我发展的诉求,需要我们落实关爱举措,深入到教师个体心灵层面,形成属“我”的幸福尺度和自主的创造、感受、享用幸福的心理图式。从而激发、获取教师们的需求,并帮助他们去实现价值追求,当他们固化了自己的价值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时,那么,体验到的成功和职业幸福必将激励着“美丽教师”去追求卓越。

    (二)活动意义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么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如何有效开展“关爱举措”,根据不同阶段教师的需求制定有效的促进教师发展的措施,引导和帮助教师提升职业幸福感,打造“美丽教师”,正是本次活动想要深入解决的问题。

    此项活动,从活动的现实意义来看,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生涯中,经历由不成熟向成熟,由“职业倦怠”到“职业幸福”,这一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其间很多教师可能会遭遇挫折、沮丧而停滞不前,因而需要多方的帮助;关注教师职业的幸福感和使命感、工作热情,应对压力的心理健康情况,以及教师的教学激情和情感的感召力等,有时比关心教师的专业成长,更能让他们放下思想包袱,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展现别样的“美丽”。从活动的推广价值来看,基于教师自我发展诉求实施关爱举措,提供一个适宜其成长环境,激励教师个体乐于从事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获得成功的一种内在驱动力和幸福感;学校通过研究,充分尊重教师,秉承求是“奉献、敬业、团结、踏实、负责”师德师风,让每一位教师都在原有的基础上中有所发展,也提升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专业水平,获得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合力,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二、 打造“美丽教师”活动的设计

    (一)活动的主要思路

    “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 打造求是‘美丽教师’”的研究思路为:

    (二)活动的框架设计

    本活动在前期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着重就激发教师合理的诉求和帮助不断调整规划,以及学校根据教师的诉求如何应答和引领调控两个层面进行研究,具体的研究框架如下图:

    (三)活动的过程描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这也对当前的学校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在活动开展之际,集团行政部门认真分析学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将“美丽教师”活动的着力点定位在建设和谐校园上,畅通教职工诉求渠道,了解真实需求,实施关爱举措,为美丽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和教育和谐、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动力。

    一探——敢于“放开来” 了解真实需求

    “学校绝对不能藏龙卧虎,是龙就得让它腾,是虎就得让它跃”。我们认为,集团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从学科知识、人文素养、理论素质、教学能力、科研水平、个人生活等方方面面对个人的工作生活都有大胆诉求。而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集团党支部和科研室、教导处在每个学期的期初可请老师们自己撰写诉求,还可定期与各个年级组、教研组开展互动交流活动,全面把握教职工思想动态,准确真实地了解老师们的所思、所需,并及时采取措施,引领教师思想。

    二究——慎于“理乱麻” 整合各类诉求

    老师们的诉求无疑是五花八门的,在应答时如果只是在诉求方案这片广阔的“海洋”中大量“捕捞”,造成诉求的利用或浮于表面,或过于繁琐,就会像一团乱麻,无法理清。所以,光有“关爱”意识还不够,学校还应帮助教师注意拓展和取舍,把这些诉求与自己的成长真正联系起来。

    ●“筛一筛” 杜绝“捡到篮里就是菜”

    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教师的队伍也跟着壮大,呈现的一个个诉求的范围也在扩大。如果各个负责的部门只是围绕所有老师的诉求进行应答,而事先未进行筛除,必然会出现资料杂乱、零散、重复、遗漏等,无法有效答复的现象。如一年内的教师,如果没有考虑其实际情况,把对有经验的老师的要求都融入其中,就会出现前面提到的“泛泛而过”的局面。由于针对年轻老师的重点是课堂教学常规和班主任工作方法等,只有杜绝“捡到篮里就是菜”,将对其教学风格以及管理能力的艺术化等要求筛除,落脚点放在适应新的工作环境,才不会造成诉求应答的低效甚至无效堆砌,才能提高对其“关爱举措”利用效度。

    ●“理一理” 提倡“拨开沙砾挑金子”

    唐•刘知己《史通•直书》:“然则历考前史,征诸直词,虽古人糟粕,真伪相乱,而披沙拣金,有时获宝。”我们搜集到的老师们的诉求就像是富含金子的沙子,只有经过挑选、整理、分析,才能挑出闪闪发光的金子。例如:在开学初的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会议中,面对老师们丰富多样的诉求,一学期又不可能满这么多的内容,如何“披沙拣金”?支部可以协调各个部门,结合老师们的诉求情况,有侧重有针对性地选择重点培养和关注的对象,将教研活动、课题研究、德育研究等作为一个个切入口,开展 “确定培养对象”、“安排学习机会”、“交流反馈跟进”三个环节。结合老师们的自身需求和特点进行的“关爱举措”,无疑能调动他们的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并让他们在细致的指导中丰富工作体验,从而自然地迸发出上进的动力。

    三设——善于“有丘壑” 激发职业幸福

    “有丘壑”原指绘画、作文时,心中已把握到了深远的意境。也比喻对事物的判断处置自有高下。有机结合教师予以关爱和支持,也要我们做到“胸有丘壑”。我们不但要对需求重构心中有数,还要让内驱力的激发落实有望,职业的幸福感才会被真正激发出来。

    ●重构诉求心中有数

    学校的管理就是“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管理,这里的“人”主要指教师和学生。其中教师的发展是前提,学生的发展是归宿,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也就没有学校的发展。因此说,发展教师是学校管理的必然诉求。为了避免诉求“走过场、唱高调”等问题的发生,在落实“美丽教师的关爱举措”时,我们要通过引导适当重构诉求,对老师们思想认识、形成能力、产生积极情感的情况心中有数。

    ●激发“幸福感”落实有望

    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无为而治”,即通过内在控制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集团应注重“美丽教师”精神需求的满足和实现,要积极构建宽松、愉悦、包容、和谐的心理环境,从而使教师的愿景与学校的发展目标形成共鸣。

    诉求是直接与老师们心灵对话的一个方式,为了引起教师情绪的共鸣,实施关爱举措时还应该挖掘老师们的兴奋点,从而使他们更加清楚自己的责任与努力的方向。如要善于宣传教师的成就,让优秀教师现身说法,介绍成长之路和治学经验,利用各种机会通过不同形式展示优秀教师的才华和业绩,激发他们的荣誉感和成就感,从而让其他教师在分享他们的职业幸福的同时,唤起自我发展的内驱力。

    (四)活动的预计难点

    作为“美丽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者,必须始终关爱自己的教师,必须充分考虑他们的需要,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到教师的心坎上,这也提醒我们在对教师诉求进行关怀和引领时应注意突破以下几个难点。

    1.关注整体性

    在引领教师走专业发展之路的时候,不能仅仅着眼于开展具体的一个个孤立的活动,要从整体上进行规划,要合理运用各类学习活动,帮助每位老师在专业上得到满足和发展。因此我们在平时支部各项关爱活动的各个环节,尤其是在了解每位老师诉求的基础上,应该根据大部分教师的需求合理规划,整体把握,与日常的教育教学、科研活动结合,多开展面向全体的活动,注意围绕让大部分教师的基本诉求满足的目标展开。

    2.重视主体性

    老师们经常会说:“钱多钱少是次要的,在好多时候我们需要的是理解和尊重,给予我们起码的信任。”学校各个行政部门,要多往教师中间走一走,多倾听一下他们的心声,高度重视老师们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主体性,给予充分的信任和理解,即便他们的诉求一时难以满足,也会因为你的信任而给予学校最大的理解和支持。

    3.尊重差异性

    学校还可借助相关的管理平台了解老师们的个性及发展趋势等。在实施关爱举措的过程中,应容纳并尊重个体的差异性,以提高“关爱行动”的针对性,做到因人制宜、因势利导、对症下药。改变以往工作中不顾管理对象的心理状态、思想意识状态和思想信息接受特点的“大一统”的做法。

    4.体现互补性

    诉求的激发与落实关爱举措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可相互借鉴、相得益彰。一所学校,只有教师能够感受到生活充满希望,工作过程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劳役,是自我实现的过程而不是单纯的付出,他就能创造出充满生命温暖的课堂,才可能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学校在了解教师诉求和帮助的过程,既要把学校的有关要求落实,也要帮助教师从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中解放出来,这样感受到生活美好和劳动幸福的教师才是最“美丽”的。

    三、打造“美丽教师”活动主要举措

    (一)思想引领,增强归属感

    “归属感是人寻找身体和心灵依托的一种心理感受”。集团以“打造求是精神家园”的理念,注重对每一位成员的思想引领,教师受到充分的尊重,产生了强烈的归属感,也激发了“美丽教师”自我发展诉求的产生。

    1.专家指路

    老师们教育方法不够恰当,我们可以提醒帮助;老师们教学经验不足,我们可以细心指导。可是,当老师们如果出现心思浮躁、疲劳倦怠、得过且过等问题时,学校应该运用怎样的方式调动老师们的工作积极性呢?在活动的初期,我们各部门就进行相关调查,根据老师反映的普遍问题,组织开始问卷调查和座谈会,针对这些困惑邀请“专家指路”,进行例如《学校文化与教师职业修养》、《把学生当人看》、《心理幸福是健康的基石》等专题讲座。里面的内容有“成功从管理好自己开始”、“努力提高幸福指数”、“帮助孩子迈好青春第一步”、“怎样做个不累的老师”、“ 肯定自己的价值”……通过这些正确的思想理念,让老师们为端正自己的教育教学态度、谋求自我的发展做好知识上的准备。

    2.培训解惑

    在活动过程中,我集团将定期召开,组织老师们参与各级各类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思想教育的培训,培训的内容由学校各部门和教师商量共同制定,每次培训根据不同内容请老师们统一参加或者自愿选择参与。

    在这些内容中,不但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教师经验的介绍,相关好书、视频的推荐,还进行案例分析,大家一起观看视频、各种资料等,帮助老师在议论争辩、分析评价、出谋策划的过程中,破解疑惑,明晰自己的成长方向。

    3.沙龙感悟

    在前期的活动中我们也发现,只要认真分析,老师们谋求自我发展之路上都有许多好的方法与经验,对大家能起到启发与借鉴的作用,值得推广,学校想尽办法,为老师们提供相互交流的机会。

    学校不但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市、区里的各类论坛活动,还组织发起的“教育教学沙龙”,在金鹰论坛、政治学习上,在校园网站、QQ等交流平台中,开辟了“请您参与”专栏,老师们所关心的问题定期更换话题,共同参与讨论。如:“如何看待教师誓词?”、“年轻老师应学些什么?”、“班主任工作方法介绍”等。围绕这些话题老师们纷纷投稿,各抒已见,其中有经验也有教训,都成为提高老师们职业幸福的保障。

    (二)氛围营造,给予认同感

    教育学研究表明:教师的成长,也就是他们在学校组织氛围中,不断地与来自该氛围的各种要求发生互动,从行为态度到专业表现上逐步达到社会对教师的角色期望,进而最终将社会规范内化为个体素养的过程。学校应努力营造适合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良好校园氛围,给予“美丽教师”在此环境中各种“关爱”,实现自我诉求的认同感。

    1.优化物质氛围

    首先,我们以人文思想和文化底蕴为依据,对学校建筑、人文景观做精心的设计和安排,让它们成为学校教育思想的反映和具体体现,成为教师心灵世界的庄重之物和精神依托,从而潜移默化地促使教师形成对学校的归属感、幸福感和提高对学校的满意度,能激励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为其自我诉求的追求打下良好的精神基础并提供必要的心理准备。其次,集团各校良好的场地设备(教室、实验室、运动场馆和专用教室)提供了教师科研教学的物质基础,是保证学校教学、科研活动的首要条件,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空间,激励教师勤奋学习与工作,也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动力资源。其三,其它物质环境,如集团的多媒体、图书馆、报刊杂志等文化传播设施,都在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各种保障,发挥着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独到的作用。

    同时集团运用校园布景、校园绿化、与校园文化三结合的方法,让每一面墙壁说话、让每一处美景都诉说着学习的文化,产生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如“健康成长的乐园”、“求索”等标牌就立在学校的景观处,当教师们在驻足欣赏时就能感受自我诉求的需要。

    2.浸润文化氛围

    我们组织开展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心态教育。继续弘扬“改革、科学、奋斗”为核心的求是校园精神,引导老师以平和的心态、长远的目光、全局的视角面对利益得失和个性差异,在平凡的教书育人中实现自己价值追求。

    ● 舆论导向:加强思想宣传阵地建设,营造正确的舆论导向。课题研究中,集团在原有的基础上精心及时编辑刊出《求是苑》、《求是通讯》、《求是先锋》一报二刊,开展“党员风采”、“教师风采”先进典型事迹报到宣传。并要求每位老师每月向《求是通讯》投稿“正能量传递”不少于一篇,每位党员每年向《求是先锋》电子杂志投稿不少于一篇,弘扬求是教师“奉献、敬业、团结、踏实、负责”的师德师风,引领教职员工树立积极的价值观。

    ● 了解需求:加强干部作风建设,领导干部、党员要以身作则,坚持深入教育教学与管理一线,带头上课、听课、评课,积极参加教研组、年级组活动,及时了解学校教师课堂教学情况,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集团行政人员深入教师一线,落实与每一位教职工谈话的要求,了解老师们的需求,及时沟通,尽力帮助解决教职工的实际困难。

    ● 人文关怀:“营造师生快乐成长的精神家园”,这种精神家园的营造来自于教师对“家”的认同感,它有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学校支部成员和领导与同事的和谐相处,对工作的喜爱程度,会直接影响教师的工作态度和专业发展。学校努力为教师争取福利待遇,从生活上关心爱护全体教职工,尽力解决每位教师的后顾之忧,使每位教师都感受到学校的温暖。教师生病住院,校领导会及时探望;教师直系亲属过世,学校会派人前往吊唁;“教师节”学校会给每位教师献上一份礼物;寒暑假,学校会给每位教师寄上一份慰问信;逢年过节,学校会给离退休教师送去祝福和礼品;教师家里有难处,学校会竭力相帮……

    ● 促进沟通:充分发挥党组织、教育工会的职能,结合国际“三八”妇女节、“五四”青年节、国庆节等节日,组织工会、团总支、年级组、党小组开展各种有益活动,丰富教职工的校园生活。启动教师活动社团建设,增强教师间交流,增进同志间的友情,增强班组成员的凝聚力。

    希望通过这一系列的举措,我们尊重每位教师的发展需求,多渠道畅通与老师的交流,创造适合“美丽教师”发展的舆论氛围。并进一步搭建各种发展平台实施“关爱举措”,努力搭建老师合理发展诉求的支点,增强了老师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三)机制保障,激发使命感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需要教师在不同国家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模式的相互交流与合作的过程,树立“我要发展”的主观能动意愿。我校通过健全“学习型团队”这种机制,既关注教师学科水平和教学水平的同步提升,又关注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共同发展,从而帮助“美丽教师”自我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倡导和激发团队合作意愿是前提

    团队合作精神的修炼,不仅指单个教师的修炼,也在于一个团队的整体修炼,这是个认识的问题,是一种意愿。团队的形成,首先是因为共同的目标,其次是相互的支撑。就如一个班级共同的目标是为了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而这个班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各科教师和班主任等的协同。这样的团队优势是显而易见的,而如果缺乏团队合作的意识,则可能相互扯皮、互相攻击而一事无成。在“学习型团队”的打造中,如果每位教师各吹各的号,相互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那么这质量要升上去也难,因为这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因此,让教师合作起来,这不仅是一种理念上的引领,更是立足于现实的一种实践引导,从而激发团队合作的意愿。

    2.构建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是关键

    ● 学校团队合作的主要形式

    在专业成长领域,包括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以及教育教学中的临时组织;在管理领域中,包括行政单项组织;在教学和德育的团队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行政力量。在学校团队建设中,还需要关注教师的兴趣团队建设,所谓教师兴趣团队,是指有相同、相近兴趣爱好的教师,由于共同的兴趣追求而形成的非正式团队。重视和加强教师兴趣团队的建设,可以让教师的个性得到更好的张扬,并通过兴趣团队的修炼,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提升,为“美丽教师”成长奠定更为坚实的兴趣基础。

    ● 落实有效的文明班组建设

    为了进一步加强年级组建设,增强年级组凝聚力、向心力,提高年级组战斗力,不断提高教职员工的文明素质,争创群体师德先进集体,根据《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集团的相关制度等特制定《文明年级组考核制度》。根据考核标准,学校成立了考核团队,通过定期和不定的检查,融合定性和定量的组合,在自评的基础上,考核组进行公开、公正的赋分,评定出每月的文明年级组。在文明年级组评比中,充分地体现了团队合作的理念:一是,荣辱与共,年级组内一人扣分全组牵连,通过文明年级组则全体享有;二是,群策群力,在团队修炼过程中共通性,增进了相互的合作和共享,增强了相互的沟通和交流,促进了成效的最大化。良好的文明年级组所构建的良好的团队氛围也为“美丽的学习型团队”的构建积淀了浓厚的团队基础。

    2.开展有效的团队活动是重点

    ● 教学团队研究活动

    集团的教学研究团队是由分管教学副总校长挂帅,由各校分管教学的教导主任牵头,以各校学科教研组长为负责人,以学科教师为基础的团队。因为集团人多,所以我们充分发挥学校教研组和集团教研组的力量开展各类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因为学校大人数多,所以在打造教学研究团队中我们有几种富有集团特色的做法,实践下来切实有效值得推广。

    共享式备课:集团充分发挥人多的优势,开展共享教案二度修改集体备课。我们每个学科的每一份教案都是由专人负责,分组备课,每个教师承担其中的一部分。每学期期末,集团学科负责人会将下学期的备课任务分配给下属三校的老师(每位教师都会分到几课时的内容),老师们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对自己负责的内容进行深入地研究,从教学目标到教学重点难点、从课前准备到教学过程,每一个环节都进行详细备课,开学后每个备课组就形成一份完整的教案。当然,这只是初稿,是一个共享教案,其他教师在这个基础上要针对本班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地修改。形成二度修改后的教案。每个教师教学了一个年级后,无论是对教材的理解,教法的运用,还是对本年级学生的了解,把这些情况汇总给备课组长。在学期末,利用教研组活动时间,进行年级接力,年级段的成员共聚一堂,知识点、重难点、困惑点在这里汇集;思路、办法、策略在这里形成。针对讲座中提到的内容或自己备课中存在的问题,共商解决的方法,并达成共识。这样的操作,使每个年级段在集体备课的过程都有了自己的领跑者,并将自己手中的“接力棒”通过一个讲座和另一个年级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高效的循环的“接力跑”,少走了许多的弯路。

    共研式磨课:集体磨课经常是一群人为一个人和一节课在讨论服务。集体磨课也分两种情况,磨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的课,不同对象不同对待:对于磨年轻教师的课,首先是年轻教师自行构建课的基本框架,(一般会有一次试教);然后是邀请校教研组长、教学骨干及在此课上曾有研究的教师一起听试教,抓理念、抓思路、抓细节,并确定教学方案;接着是理解方案,抓操作、抓落实,(一般还是要经历一次再试教的过程),最后执教教师正式登台亮相,感受成功,建立自信;磨骨干教师的课,则是讨论先行,行动跟进,亮点打磨。首先骨干教师先阐述自己的思考、理解与教学预设,其余教师的任务是听,并对其想法表示认同或是质疑。然后是一起听试教,关注预设与生成的吻合情况,关注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关注教学细节的处理情况。最后在集体讨论时注重摆现实,抛问题,侧重于整合环节,打磨细节。骨干教师再次试教内化后进行展示与后继教学反思。

    ● 德育团队研究活动

    同样,由集团德育校长挂帅,各校德育教导、大队辅导员组织各校年级组长和班主任以及教师组成了德育研究团队。集团非常重视班主任队伍的建设,聘请省特级教师黄黎明老师为中心顾问,并采取了一些卓有成效的举措。

    班主任例会:班主任工作例会由年级组长轮流主持,事先教导处把关。这也是提高年级组长业务水平的一个很好的平台,深入了解本年级老师的工作情况,发掘闪光点,互相借鉴学习。每月一次的德育例会并不是简单的工作布置会,而是对班主任、对全校老师进行“理念引领、贴切需求、促进发展”的专题培训。一些有经验的老师会将自己的宝贵经验与大家分享,一个多小时的时间虽短,但“芥子之中纳须弥,方寸之间寓天地”。在班主任例会中,真正做到了理念引领、项目支撑、评价激励,促进老师们的专业发展。

    德育工作研讨会:学校教育处处皆德育,所以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为了提升学校每一位德育工作者的育人能力,集团定期的召开德育工作会议。学校的德育研讨会每学期举行,集团的德育工作研讨会每学年举办。

    ● 科研团队研究活动

    科研团队是由集团科研副总校长挂帅下的科研室主任和各级课题负责人组成的团队。科研团队在运作中充分发挥了“专家引领、同伴互助”的功效。为了发挥专家引领的作用,集团充分利用集团内部的优秀科研骨干资源,成立集团学术专家库,专门担任集团论文评选的评委,课题研究的顾问,论文撰写的导师。在同伴互助中,科研团队很好的发挥了课题组活动和磨论文活动。

    课题组活动:由课题组长牵头组织课题组成员,为规范过程管理,有效保证课题正常进行开展的课题组“六个一”活动。期初制订课题研究阶段性计划。每半个月开展一次课题组理论学习。每月参加一次教科研例会,汇报自己的课题研究情况。每月填写一份"课题记录卡",及时记录好实验中的成败得失。课题组围绕承担的课题上好一节以上的实验课,上交有关教案及教学反思。期末写好一篇课题阶段性总结和论文,积极向各级刊物投稿。集团把这“六个一”活动做成了常规性活动,让课题组的每一位教师都能获得不同的发展。例如下表是集团下属学校数学课题组活动的一则新闻报道。

    论文提升小组活动:由科研室牵头聘请校内学术专家小组成员和写论文的教师组成“论文提升小组",专门开展对教师论文的讨论活动。通过专家的提点,使教师的写论文水平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如下表是集团下属学校开展论文提升小组活动的新闻报道。

    和谐校园氛围,丰富校园生活,让求是教师增强交流,增进友情,增强班组成员的凝聚力、向心力,营造良好的人文工作环境。我们希望,老师们能在自己总结提炼出来的求是“奉献、敬业、团结、踏实、负责”五大教师精神的引领下,在“最美求是教师”评选活动中,继续弘扬求是教师精神,更多幸福的“美丽教师”脱颖而出。

来源:杭州市教育局    编辑:胡晨曦    
     
 
 

总策划:陈秋兴    监制:汤一鹏 应伟东 黄金树

编辑:赵群、胡晨曦、陈笛、潘露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